第421章:就是沒錢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俗話說,每一行都有它的專門術語,要想把它解釋透徹有一定的難度。但更大的難度是這群大人們各持己見,覺得得按自己翻譯的來。
這書為庶民而著,他們鄙夷歸鄙夷,可想著日後的大晉的千萬名小吏讀的都是自己編纂出來的書,學的是自己的思維,自然是流芳百世,供後人敬仰。
所以吵來吵去,爭來爭去,都沒個結論,你覺得我不行,我覺得你不行。
吵得長孫銜有些頭疼。
正事不幹,光會吵架。
便大手一揮,把這事交給了雲華春處理。
雲華春一邊惦記著石油,一邊接受了這個任務。
這基層小吏的教輔資料對別人來說可能有些難度,但對雲華春而言簡單極了。
且不說空間裡的範本,就文言文簡化成白話文這種事他再擅長不過。便用著書面的語言講農林牧桑等各種詳細闡述了一些。
雲華春想了想,可能不止於此。便把萬紅梅發給醫館裡面女學生的基層大夫手冊拿了出來,摘抄了一些簡單的內容,當作擴充書籍。
雲華春沒寫那麼多,大概寫了遇到什麼危急情況應該怎麼處理,他還讓人畫了一些簡易圖畫。
各種彙集在一起,雲華春甚至還請教了朝堂不少的大人和雲桃手下的能人,湊出了滿滿當當的七本書。
看著這厚厚一摞書,雲華春意猶未盡,但另一個問題出現在眾人面前。
普通百姓如何負擔得起這麼多的書?
考小吏不像考科舉,只要考中了回報非常大。這一摞書的銀子,許是普通人家幹好幾年活才能掙回來,往上說十幾年都有。
大晉人均壽命不過三十來歲,就要把一輩子都花在這些書上嗎?
雲華春捫心自問,這麼幹事是招不到人的。
不過雲華春沒在上面糾結很久,這些書許是會透過朝陽書院分給教書的先生們,當做上課用的課本。
活字印刷普及能讓印書的成本降低不少,他主要承擔一些紙張和油墨的費用,何況他們家裡本來就有造紙廠,這麼來看成本就更低了。
因著印書這事,雲華春跟雲桃商量了一番,在大晉多開些紙坊,印一些平價紙,再招攬些工人解決就業問題。
“爹,你想做什麼看著來就是了,有需要的地方儘管跟我說。”雲桃這話代表著她沒意見。
“行,那我有事再找你。”雲華春說道。
其實做這事很簡單,就是花錢。
籌備朝陽書院花不了多少的銀子,一般就是找個城池,租個院子,聘請幾個先生,準備些筆墨紙硯,再找個煮飯的婆子即可。
一年的花銷,便宜的地方不過三四十兩銀子。京城這邊院子貴一些,連帶吃住和先生們的工錢,最多不過六七十兩。
可大晉那麼多的城池,拋開那些州府,還有下面的郡縣。書院的數量一多起來,能花錢的地方可就太多了。
再結合這紙坊和課本……
雲華春唯一頭疼的問題只有錢了。雖然他們家掙了不少,但若真支付每年的這些費用,他也擔心有朝一日會付不起。
付不起倒是其次,這基層工作展開了,能讓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好,日子更有盼頭。若是因為銀子不夠而暫停,雲華春光是想想都有些難受。
涉及到國家大事,哪怕他是大晉首富也不頂用。
所以雲華春找上了長孫銜,準備跟她商量商量。關於這個人員的精簡問題,以及這後續的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