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侯爺家的閨女廣南公主產子,當是一件大喜的事。

一直盯著雲侯府的那些人家們感覺自己似乎發現了什麼。

原來是為了閨女一直沒出門嗎?

不不不,雲華春這老狐狸會這樣嗎?

不管眾人怎麼想,作為京城中心人物的雲華春一家不管做什麼都能掀起些波瀾。

沒瞧見這廣南公主孩子生完以後,陛下的賞賜就沒斷過嗎?

其他人也有學有樣,跟著送了不少的禮物。

這一次,雲侯府終於沒拒絕,全都收下了,不過回禮也不少。

自打廣南公主生下孩子以後,雲華春上朝的次數就越來越少。本來還有些懷疑的眾人這會兒開始紛紛動搖,雲華春真是為了自己閨女不上朝嗎?

男子漢大丈夫當意國事家事為重,更何況他是陛下的師長,更是天下學子的表率,怎麼能如此兒女情長呢?

罵歸罵,眾人只是在心裡罵罵,並不會把這事講出來。

因為雲華春不在朝堂對他們來說挺好的!

沒了他,朝堂看著更加清淨!

至於陛下,陛下依舊是朝臣們捉摸不透的樣子。

雲華春減少上朝次數的原因有很多,雲桃生孩子是其中一個原因,其次,玻璃廠推上正軌,以及石油廠那邊的都需要人。

他忙的事情多了,相比較之下上朝就不是什麼重要的事。

畢竟沒了他大傢伙還能繼續上朝,可開發石油這事沒了他就是真的難了。

雲華春這事暫時還不能勞煩自己閨女,只能把閨女整理出來的資料反覆觀看,揣摩著。

要一個人撐起整個工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擔子還是交給他吧,自家閨女再休息些日子。

————

走過了酷夏與涼秋,轉眼又到了冬天。

陛下今年推行了不少新政,連帶著朝堂上的官員都換了一批。

按照前朝的舊聞,本該是朝野上下戰戰兢兢人人自危時,京城內外卻散發出勃勃生機。

政令有先後,哪怕頒佈在先,實施起來也有不少的麻煩。

譬如考核基層管理這一事。

科舉考試都是詩書作為參考教材,這小吏既是透過考試來選拔,自然也是需要參考書。

可這參考書如何編撰呢?

讓朝堂上的大臣們編寫一本文集詩集還行,編這小吏的考核書倒是讓他們有些為難。

一是這些大人們久居高位,不知百姓農桑之苦,更不懂如何調解這鄉里鄉親雞毛蒜皮的小事。

這二來,是這小吏為普通百姓而設,招的也是普通百姓,撰寫書文,簽字造句不能往高深裡走,要易於誦讀理解。

先前的農桑書籍本就存書稀少,大多文字晦澀精深,亦或是簡陋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