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獨木成舟(第2/2頁)
章節報錯
“初時的獨木舟結構極為簡單,一般是撈取一段槽狀朽木並將其內部稍加整理,或者將一段樹幹砍挖成槽,然後削去外面的旁枝和樹杈。”
“當時製造獨木舟的主要工具是石刀、石斧等,以如此簡陋的工具製造獨木舟,特別是在整段樹幹上挖槽,當然是困難重重,所以製造獨木舟時必須使用火。”
將多餘的枝幹全部砍掉,畢方在兩棵樹旁邊挖了個坑。
樹太大了,他一個人根本搬不動,只能就地製作。
對此度假村經理並沒有任何意見,反而表示歡迎。
“獨木舟不是簡單的用工具劈出一個凹槽,木質堅硬,我們在劈砍的時候很難把握住自己的力量,所以很可能一不小心劈漏,到時候就前功盡棄,如果用小工具一點一點刨,耗時太久。”
“並且獨木舟大體問世於舊石器晚期,並沒有進入鐵器時代,用的工具基本都是石頭,用石頭削木頭,效率極低。”
“當時製造獨木舟的方法是在整條木的外邊塗上溼泥,把木條中間部分的乾燥木材部分用火燒成炭,然後用石器鑿下,依此法將整條木向內一層層用石器鑿下,最後就刳製成一艘獨木舟了。”
畢方在旁邊的土地上用鏟子挖了兩個大坑,其中一個在裡面堆放樹枝,隨後用打火石點火,做了一個篝火架。
另外一個則是接來了水,做成了水坑,再往裡面倒入泥土,混合成泥漿。
他也準備先燒後刳。
“當然,這是比較常見的方法,還有一種不那麼常見的,屬於澳洲當地土著獨有。”
“澳洲當地土著的方法較之我剛剛講的那種,顯得輕巧而充滿想象力。”
“他們會先找到一棵粗樹,用石刀將樹的底部的樹皮環行敲斷,再在樹幹的高處將樹皮環行敲斷,上下的距離的長短取決於想製造的獨木舟的長度,然後將樹皮整塊扒下。”
“將扒下的樹皮放入水中浸泡幾天,讓樹皮充分發脹,再將樹皮放到煙火中烤軟。將烤好的樹皮一端對摺。”
“烤過的樹皮往往很有彈性,需要找到兩根樹幹並排長在一起的小樹,用它們夾住對摺後的那端樹皮。”
“為了避免其它部分因為一端對摺導致容積變得狹小,可以用短棍撐住。再過幾天,被夾住的樹皮形狀固定下來,再用石刀沿邊鑽眼,用藤條將前後端縫合起來,一艘獨木舟就製造成功了。”
“被浸泡後的樹皮吃水很多,非常沉重,製造一艘獨木舟往往需要合數個成年人之力才能成功。”
“當然,我其實沒辦法選擇這種製作方法,一方面我只有一個人,做起來太吃力,另一方面就是他的耗時比較長,不管是扒樹皮浸泡,還是固定形狀,再縫合,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
“如果一不小心,有哪個地方漏了,那就前功盡棄,成本太高,所以我還是選擇最簡單,也最常見的燒製法。”
畢方將泥漿塗抹在棕櫚樹上。
眾人心懷期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