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亡線(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冷!
看到畢方脫下厚重的大衣,所有觀眾的第一反應都是打了個冷顫,尤其是看到畢方脫得幾乎只剩一條內褲時,全都長大了嘴。
【瘋了?】
【老方腦子是不是凍壞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通感嗎?雖然我只是看看,觸覺上卻感覺到了冷......】
【好一個通感!我也感受到了!】
就連羅布也悚然一驚,他現在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帶隊來到七千六百米,當晚決定衝刺時,第二天清晨,隊裡就有兩個人腦內出血,如同喝醉酒一般喪失了判斷能力。
發現這個問題的起源還是集合是羅布發現兩人的鞋子穿反了,不僅左右不分,甚至讓他們認隊友時都不記得隊友的名字。
畢方腦子凍壞了?
當然不。
他是要和時間賽跑。
為什麼珠峰最後的第四營地是在不多不少的八千米?
因為八千米是一條生死線。
超過這個海拔,人體一直處於瀕臨死亡的狀態,而登山,就是在你真正死亡之前回到安全地帶。
大多登山隊習慣於把下午2點計劃為8000米“關門時間”——為下撤留足時間和體力確保安全,無論2點登到何處,都須下撤。
一旦太陽下山,由於這個高度空氣本身就很乾燥,能儲存熱輻射的雲層又都在腳下,降溫會極其迅猛人體體表溫度大約35攝氏度,這比環境溫度要高出大約80度,這也就是開水和室溫的溫差。
即使放在熱水瓶裡開水的溫度也會很快下降到90度左右,更不用說此時的人體。
外加呼嘯的狂風,極易跌落山崖。
肺水腫、腦水腫、失溫(凍死)、滑墜,更是生死線上的四大殺手。
在這空氣稀薄地帶,有時咳嗽都能要了人的命,甚至喘一口氣都會引起撕肝裂腹的疼痛。
厚實的衣服當然更加保暖,但畢方現在要的是更高的靈活性,讓自己的攀登更加迅速!
在十四個小時內登頂,並返回!
所以畢方換掉了身上厚實的裝備和幾乎不能彎曲腳踝的長靴,而是從揹包中拿出了一件黑色‘潛水服’。
【這是......潛水服?】
觀眾傻眼了,潛水服這麼猛的嗎?
此時,看直播的姚俊樂了,他認出來了,這正是自己的珍藏之一,航空級材料的抗寒服,完全貼身,零下二十度的低溫都能輕鬆抗住。
由於是連體設計,畢方穿得比較艱難,萬幸在凍傷之前終於穿上了,不過,能抗零下二十度顯然還是不夠的,所以他又拉出一件緊身衝鋒套裝。
此時畢方身上已經“漆黑”一片,只有衝鋒衣上的橙色線條閃著熒光,從背部的肩胛骨處收束到腰間。
換上登山靴,畢方從揹包中掏出了一個連頭面罩,拉開拉鍊,待在了腦袋上。
面罩在黑暗中閃爍著金屬光澤,實則是合成塑膠製成,只有後腦下方的脖頸處是一小塊軟布,眼睛處則是白色的塑膠瓶,這個面罩同樣起到的是保暖作用。
“零下十五度的氣溫,再加上風寒效應,只要幾分鐘,我們的面板就會受到嚴重凍傷,為了方便觀察環境,我沒有準備有帽子的衝鋒衣,那也不夠,所以帶了面罩。”
極寒天氣的威力不經歷過普通人是很難想象的,如果是軍隊,甚至不能將武器放進帳篷裡,因為一旦在溫暖的帳篷裡時間放長了,一下到嚴寒的戶外,溫度驟降能直接把光學瞄具的準星凍壞。
出了汗結冰,槍管凍裂都是平常。
當年在東北,醜軍陸戰一師僅嚴寒就減員超過七千人,外加眾多人截肢。
可在珠峰,零下四十度都是平常!
當一切都準備好後,望著那作戰服一般的登山套裝,不少觀眾眼前一亮。
太尼瑪帥了啊!
完全煥然一新,最初的臃腫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鋒芒畢露,輕盈靈動。
全身漆黑,外加背部的橙色熒光線條更是讓畢方整個人都帶著一種決絕的氣勢。
【教練,教我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