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爬了半個月,期間又出了這麼多事,畢方不想再拖,他決定今天凌晨就衝刺登頂。

今天是九號,半夜一過,正是氣象局所公佈的最好登頂視窗。

並且僅憑畢方自己的經驗來看,這兩天天氣實在太好了,除了風大點,沒有一天下過雪,可珠峰沒風才不正常。

中午做完拉練運動,畢方便宣佈了自己的決定:“凌晨衝刺,直接登頂!”

螢幕前的觀眾眼睛一亮,他們來這裡看直播是為了什麼,不就是想看畢方完成挑戰登頂嗎?

根據畢方所說,珠峰三號營地海拔有七千兩百米,只剩下最後一千六百米的,聽起來似乎觸手可及,雖然清楚其中所蘊含的危險是不可計量的,但長久以來,觀眾已經習慣了畢方的判斷,只有少部分新觀眾表達了擔憂。

廢話,能不能登頂自己一個看影片的沒畢方懂?

再說了,觀眾勸了有用嗎?

幹就完了!

山腳下,姚俊等人為畢方的決定感到擔憂,卻又由衷的希望他能成功,並順利歸來。

丹增問羅布:“畢先生能成功嗎?”

羅布點點頭,隨後又搖搖頭,最後沉思片刻,還是點了點頭。

是啊,能成功嗎?

羅布不知道,畢方的優秀是他帶隊以來從未見過的,頂尖的登山技術,世界級運動員的耐力,無比均衡的身體素質,恰到好處的視窗期,僅憑這些,羅布覺得畢方完全有成功的資本。

倘若這樣還無法成功,那些無數“抬”上去富豪的成功便是神話了。

可登山從來都不能只看硬實力,否則瑞士機器怎會魂隕洛子壁?

但對方可是畢方啊。

羅布想起了畢方看向珠峰時的喜悅,那斜飛起來的眉宇比劍還利,什麼都無法阻擋,又想起了攀巖時的矯健身姿,千錘百煉,更想起了帶領眾人面對死亡雪崩時的沉著冷靜。

這就是畢方啊!

一步之遙......

畢方抬頭看著山頂,內心已經亢奮起來。

但為了更加保險,下午畢方又趕了一段路,期間海拔7500米的‘黃帶’是一段長約100米的冰岩混合路段,這裡給攀登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但並沒有造成明顯阻礙。

最終在下午兩點,畢方來到了海拔七千六百米處,手錶時間是下午兩點,他設定好十一點二十的鬧鐘,只留出四十分鐘準備時間。

七千六百米,是畢方給自己設定的“起跑線”,凌晨,他將會進行最後的衝刺!

......

半夜十點,珠峰山腳下的村落裡燈火通明,幾乎沒有人在睡覺,這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夏爾巴人來說是極其不可思議的事情,可的的確確發生了。

只因為一個人。

一個來自華夏,試圖solo無氧珠峰的男人。

村落裡的某個小房間內,一個不知從哪借來的投影器投影著螢幕,姚俊,丹增,傑瑞特,愛登堡,羅布,王勇波等等人,全都搬著小板凳坐在牆壁前。

毫無疑問,投影的畫面上正是還在睡覺的畢方。

沒錯,今晚直播前,畢方將直播器開啟,放在了一旁,並沒有如往常一般關閉直播,也讓許多人留守在直播間內,等待著鬧鐘響鈴的那一刻。

明明是畢方登頂,可屋內的氣氛卻似乎比山上還要凝重。

姚俊受不了這個氛圍,大腿都顛酸了,揉了揉肚子,看向其他人:“你們餓不餓,我想去泡個泡麵。”

丹增第一個舉手:“我也要!”

氣氛太沉重了,需要做點什麼打破這個氛圍。

有了第一個,剩餘的所有人都舉起了手。

姚俊出去,很快抱著七八桶泡麵進屋,熟練的燒水泡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