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拿回戶部(第2/2頁)
章節報錯
顧太后心中拿定了主意,只要張景略推薦的不是自己中意人選,就必須極力反對。
“臣推薦戶部左侍郎龔南尋,為新任戶部尚書人選。”張景略不疾不徐,慢條斯理地說道。
“龔南尋?怎麼會是他?”顧太后心中暗暗唸叨著,張景略舉薦龔南尋頗出顧太后意料。
要說這龔南尋,雖說是世襲侯位,靠著祖上餘蔭,但在朝中卻頗有些人望。特別是在軍中,極具影響力,現在軍中好多將官,都是當年老侯爺龔錦城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龔南尋雖在戶部不怎麼管事,可卻沒人敢小覷於他。
如今張景略提出由龔南尋繼任戶部尚書,顧太后一時還沒想好如何措辭反對。
正在躇躊之間,卻見工部尚書李安元側跨幾步,從班烈之中行了出來,躬身一禮,朗聲說道:“臣以為,張太傅所言甚是,龔侯爺出任戶部尚書,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龔侯爺原任戶部侍郎,對戶部之事本就極為熟稔,這現在接手尚書之職,想必應該是遊刃有餘,駕熟就輕,定會在戶部有一番做為,讓戶部有一番新的氣象。”
這張景略和李安元全是皇帝的近臣,如今一致推舉龔南尋,這還真讓人琢磨不透。據顧太后所知,龔南尋龔侯爺算不上是皇帝的人,平時在朝中也從不參與自己與皇帝之間的爭鬥,這會兒皇帝的人極力推薦於他,又所欲何為呢?
顧太后看向殿前指揮使古馳,可古馳見太后看向自己,居然佯裝未見,頭一低,未予理會。
顧太后見古馳對自己的示意恍若未聞,心中忽然記起,這古馳原在軍中也是龔錦城龔老侯爺的親兵,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也虧得龔老侯爺的賞識與提拔,這會兒要讓古馳在眾目睽睽之下,站出來反對龔南尋,的確有些為難。
吏部尚書王祖賢,一看形勢不對,居然無人站出來支援右侍郎田植,附和顧太后所議。心中一急,急行幾步,躬身行禮道:“臣以為此事不妥……”
還沒等王祖賢把話說完,都察院督察御使沈硯出列打斷王祖賢:“王大人,您覺得哪裡不妥呀?如今雷萬霆罪名確鑿,龔侯爺身為戶部侍郎接替尚書之職,有何不妥?”
平時在朝中,眾臣們最不願意的就是與這幫子御使們辯論是非,這些人酸腐的很,都認死理兒,動不動就拿出國法律條來據理力爭,非得辯得個是涇渭分明才肯罷休。有時候他們急了就拿出死諫的架式,皇帝也不得不讓其幾分,畢竟殺言官與諫臣終會讓人詬病的。
“你?……”被沈硯搶白了幾句,剛欲回擊的王祖賢,想了想又把要出口的話噎了回去。這和御使掰扯道理,是有理也說不清的,況且他剛才的話碴也不好接,既不能說雷萬霆無罪,更不能說龔侯爺難堪其任。說錯了讓他拿到了把柄,恐怕要纏夾不清,沒完沒了的。
沈硯見王祖賢不再出言反對,隨即高聲說道:“臣也認為由龔侯爺出任戶部尚書最為合適不過,臣對李大人所言附議。”
接著又有不少龔老侯爺的門生舊屬出列,向久歷皇帝奏請附議。
見火候差不多了,久歷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既然大家都無異議,那就按張大傅所說,由龔侯爺任戶部尚書,主持戶部大局,處理國債相關事宜吧!”
顧太后一看大勢已去,想要強行扳回已不可能,也就只能接受現實。
“臣龔南尋接旨,謝主隆恩!”龔南尋適時出列謝恩。
這戶部尚書人選如此便算塵埃落定,武忌和久歷皇帝經過一番謀劃,終於從顧太后手中拿回了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