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拿回戶部(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早起去大佛堂上香的太后暈倒在供案前,因為太后一直供奉的白玉觀音竟然不翼而飛。
辰時,戶部尚書雷萬霆的府邸,被御前侍衛處統領皇甫譽率御林軍圍了個水洩不通。
奉久歷皇帝的手諭,皇甫譽帶人把雷大人府邸裡裡外外搜了個遍。詭異的是,居然在後宅的“雷氏祠堂”的供案下,發現了太后宮中失竊的“白玉觀音”。
雷萬霆雷大人震驚莫名之餘,表示毫不知情,自己冤枉啊……
久歷皇帝震怒,免去雷萬霆戶部尚書之職,交由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司會審。審結後再行處置。
而御前侍衛處統領皇甫譽的證詞成了關鍵證據,皇甫譽詳細講述了那夜如何撞見了竊賊,又如何一路追蹤出皇宮,最後又如何被那竊賊逃入雷尚書府邸,原原本本講了一遍。三司自然無人懷疑皇甫譽的證詞,但是現在的證據卻無法充分證明雷尚書對此事知情,更無法證明那竊賊受雷萬霆主使。但失竊的“白玉觀音”從雷萬霆府宅搜出卻是鐵一般的事實,雷萬霆也同樣無法提供反證。
但這對於武忌與久歷皇帝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對於他們兩人來說最重要的是雷萬霆已經不是戶部尚書,這就已經足夠了。
其實那夜武忌給皇甫譽撞見完全是個意外。在久歷與武忌商定好的行動步驟中,首先由武忌偷入“永壽宮”盜得“白玉觀音”,然後再由京緝署司的影衛把“白玉觀音”偷偷放入雷萬霆書房,完成栽贓嫁禍。
為了引開皇甫譽,久歷讓故意讓皇甫譽去侯府賀壽,同時由龔南尋配合著拖住赴宴的幾人。包括雷萬霆也被調離自己的府宅前去赴宴,也就為了給影衛充分的時間偷入雷萬霆書房栽贓。
誰想武忌在“永壽宮”中找尋大佛堂時走錯了路,耽擱了時辰,這才出來時恰巧給匆忙回宮的皇甫譽撞見。皇甫譽一路追趕,讓武忌沒時間去與影衛會合,無奈之下只能臨時起意,親去尚書府栽贓。只是那幾日去尚書府探查府中情況時,武忌只是在宅外警戒,由影衛進去摸清楚府內情況,自己並未曾進過雷府。對府內的宅院位置分佈情況並不清楚。所以臨時起意去雷尚書府,在府中情況不明情況之下,匆忙中摸入祠堂,只得把“白玉觀音”留在那裡。誰知道歪打正著,一路尾隨的皇甫譽反而成了最有力的證人。
過得幾日,怒氣漸消的太后醒悟了過來,困為這事情有些太不符合常理。雷天霆明知“白玉觀音”是太后摯愛之物,為何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主使人去偷盜呢?偷便偷了,還偏偏不小心漏了行藏,讓皇甫譽恰巧發現。最讓人理解不了的是,偷得至寶居然不小心收藏起來,卻收在了最容易敗露的祠堂之中,這一切太多疑點沒法解釋得清楚。細細想來,這讓人感覺是有人故意要栽贓嫁禍給雷萬霆一般。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事情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雷尚書讓人冤枉的可能極大,但沒人能拿出有力證據來證明。
所以三司的人也使出了拖字訣,一直也不給出個確切結果。
戶部尚書出缺,久歷皇帝提出,擬一位新的戶部尚書人選,繼續主持“國債“的回購準備工作以及庫銀調拔事宜。
“國債”還有月餘便要到期,這“國債”的發行與回購都是由戶部主持督辦的。這戶部尚書出缺必然要影響“國債“回購事宜。
顧太后馬上提出,由戶部右侍郎田植升任戶部尚書,主持戶部工作。
“白玉觀音”失竊之事,已經讓顧太后心生一絲警覺。
今日見久歷提出尚書人選的問題,忙推薦田植。戶部位置極為緊要,萬萬不能失去掌控。
吏部尚書王祖賢剛欲出列附和顧太后。
卻見太傅張景略行出班列,躬身行禮道:“臣舉薦一人,必可勝任!”
“哦?張太傅有何人選,快說來與朕聽聽。”久歷欣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