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章 我看未必如陛下所料啊!(第2/2頁)
章節報錯
要說外交官這種工作,其本質,說白了就是搞人情世故的職業選手,而就像任何一個領域一樣,就算都是職業選手,那也有水平高下,手段多寡之分。
大家的段位還是會有所不同。
這種情況下,其實就還是存在一定風險,這個風險不是別的,正是說,如果羅馬人的使臣比較厲害,而大唐派遣的人剛好就沒有那麼厲害——到時候,事情就顯得麻煩了。
萬一到時候大唐還真就需要這些“當年的海盜仔”搞配合做點什麼事,然後突然出現反水,這種情況可咋整。
這個部分,實際上就是李孝恭打算跟李盛講的部分,反正說來說去,在李孝恭看來這次的任務就是一個沒啥卵用的任務,因為李盛的能力。
這小子,搞不好這輩子,壓根就不需要什麼合縱連橫的手段。
不過既然是來當太子少師,這哪怕是個臨時工,但自己還是得講點乾貨的,而李孝恭的乾貨就是。
實際上,大唐也不需要在意派遣使臣的效果如何,因為大機率是大唐這邊的“結盟”效果更好。
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唐無求於他們,而羅馬則不同。
這樣去看這場競爭性結盟,誰會勝出自然顯得一目瞭然,就算使臣的水平更低也無所謂。
而且,
更現實的說,即便大唐的結盟是比較失敗的,這些出去當海盜的年輕人更傾向於跟羅馬人合作,但只要大唐進行過這些付出,日後,
即便真的有人反水,大唐的體量也完全扛得起。而在這種“扛得起”的下一步,
大唐有能力報復和懲戒,大唐有法理道理的依據去報復和懲戒,這兩個點明確,剩下的事情其實就都不重要了。
換言之,最強的合縱連橫,或者說最強的人情世故,歸根結底,是自身的實力是否足夠強大,只有自身強大了,才能平靜的處理“人心叵測”這類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李孝恭總覺得皇帝這番命令有些莫名其妙的原因,因為按照自己這套邏輯去推理,結論豈不就是壓根沒什麼可給李盛這小子傳授的?
李孝恭倒也不是不能理解,反正首先李二畢竟是李盛的爹,其次,這下終於解決了盤踞大唐沿岸將近整整一年的海寇,羅馬人的暗中資助終於在潛艇這兩個字的威勢之下失去了作用。
這種時候,皇帝突然關心起繼承人的問題,那倒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讓李孝恭沒想到的是,自己見到了李盛,才剛剛跟李盛說完這一套東西。
接著,正打算跟李盛販賣一波皇恩浩蕩之類的東西——這套東西李孝恭當然是早就不感冒了,畢竟自己都是一把年紀的大叔了,但沒想到的是。
李盛聽完,卻是忽然一笑,“這事,我看未必如陛下所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