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判斷李盛自認為還是相當客觀的。

其實李盛也不是十分百分的完全確定。

事實就是,遠的不說,就在自己的青春期,在自己的學生時代,自己就見過許多同學苦追某些女生,當了若干年的舔狗耗費錢財無數,耗費的精神就更多了。

別說什麼“收益”了,連個小手都沒拉上——這些傢伙也能樂此不疲。

思來想去。

要讓李盛總結,這事怕是隻能認為是,自己身邊這些哥們,是將這些女生當成了某種宗教性的東西,追求這些女生就像是是在殉教——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雖然當舔狗當的一無所有,但實際上他們也是能夠感覺到某種快樂的。

雖然李盛肯定是對這種快樂敬謝不敏。

不過事實就是如此,任何努力都必須感覺到快樂,哪怕是宗教性的洗腦出來的快樂也行,好歹也算是有。

有和沒有,這是最關鍵的地方。

而李盛這麼一說。

其實也說的並不是很分明,柴紹一聽就覺得有些奇幻,感覺李盛這廝多少是……扯得有點遠。

不過話又說回來,自己好像也找不出這其中有什麼毛病。

畢竟想想也是!

富庶的地方,不一定就好混,回憶大唐建立之後,自己做了國公,在長安生活的時候,今天張家孩子滿月,明天牛家女兒出嫁。

這又是要交禮錢,又是得體面排場的出面,這錢財消耗那簡直是,再算上長安畢竟寸土寸金,算上在長安的食宿消費,這就更是。

當然了,柴紹作為國公是不可能在生活問題上壓力太大的,但柴紹的確明白李盛說的是什麼意思。

並不是,越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就越快樂——這是第一點。

除了不能更快樂,甚至因為種種瑣事俗物消磨,但同時卻沒有什麼真正的功業可以搞,這就意味著那種生活不但主觀上讓人不快樂,並且客觀上收益也不行!

主觀上不行,客觀上也難頂。

這麼一想,柴紹就不禁感覺或許也的確是,人口自然就會流走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駱賓王還是不解,這兩個巨佬說的話題實在是太。

不過好歹是面對晚輩,這次柴紹倒也沒有拿腔拿調,實實在在和這個義子解釋了一番。柴紹這番說完,駱賓王終於露出恍然之色。

這個時候,駱賓王就意識到了。

說來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神州這地方就是人才太多了,因此永生永世都必須不斷擴張,一旦停下來就會自行死亡。

這簡直,不是一般的刺激,這個道理本來他從前在史書上領悟過,而如今在李盛出現之後,在海貿興起之後,駱賓王雖在軍中,但每日裡的任務主要也就是打打海寇什麼的了。至於像之前攻入倭國的時候。

那時雖然攻入倭國,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倒也沒有直接真個滅掉倭國。

那種時候,突然一想,駱賓王突然間就不由得感覺,大唐或許從此就不會搞什麼武力擴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