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意味著,大唐是幾乎不可能搞什麼大動作,尤其是主動搞大動作,來擊敗羅馬的,這樣的大動作一定是發生在潤物細無聲的準備基本完成,也就是度過一個漫長的歷史時間段之後。

類似的案例,就是漢代,高祖劉邦何等牛逼?在漠北照樣翻車了,後來帶了一幫謀臣勇將還是翻車,最後到了漢武帝時期才搞定了籌備問題,給了衛霍發揮的空間。

而如果換做文景時期,衛霍是發揮不出什麼東西的,因為客觀條件在那裡,很多事情就是不支援。

但是……

有道是此一時,彼一時,大唐雖然和那時的大漢一樣屬於帝國剛剛重建的階段,但……

相比那時候,現在的大唐卻有了顯微鏡,以及以此為基礎的生物學,新品種糧食……

李二,還有他麾下的眾將,都不是等閒之輩,事情敲定之後不到五秒,都看的明白了。

不過……

此時遠在真·萬里之遙的羅馬人,卻並不明白這些門道,也完全不知情。

但……

羅馬人正如李二等人所料,並不是等閒之輩。

儘管沒有顯微鏡,沒有前方高能的高產糧食,也沒有什麼生物學。但羅馬……也有著和大唐一致的東西,而這正是使得羅馬成為神州帝國的頭號大患的原因。

羅馬人保留著不減當初的野性和野心,他們……正在以和李二、張亮、李道宗……等人並無二致的目光,遙遙望著神州。

離開甘露殿的路上……

房玄齡頂著夜風微微搖頭輕嘆,心道這世道可真不容易,這大唐也太捲了……

戰略眼光這種東西按理說應該非常稀缺才是,沒想到這一甘露殿的人全都明白了糧種誘敵的計策,“主動的被動誘敵”的思考,簡直是叫人頭皮發麻——要是換做南北朝時期,自己這謀略水平還不是天下頭一份……

不過正在吐槽間,忽聽一旁的杜如晦開口道,“玄成有何事憂慮?今日之計不可謂不美,他日大唐想是定能重創羅馬的。”

的確……

大唐的內廷今日所議之計,並不是簡單的“巧妙”而已,關鍵還在於其中融入了新品種的糧食,這個新的要素。

因為這個要素的存在,眾人才如此確信,這個計策成功率是極大程度上高於尋常手段的,因為……即便羅馬人也都不是等閒之輩,但因為是新的東西,他們的潛意識之中便會認為大唐並不能很好的在各個層面上應用這種新事物。

既然有這好事,這老魏咋還……

杜如晦好奇的一問,一旁的房玄齡也怔了怔,凝目望向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