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這豈不還是優勢!(第1/2頁)
章節報錯
糧食的結餘,自古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想天下萬國的命運,尤其是那些實力雄強的大國,如羅馬,如大漢,最終完蛋說到底還是沒有足夠的糧食來填百姓的肚子——這畢竟還是個農業國……
這一點,李盛需要時不時的有意識的體型一下自己,而對於李二君臣,這就是基因裡的系統韌體,屬於根本刪不掉的東西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眾人才對李二所說的用大量的糧食引誘羅馬人離開其地理優勢區域,沒有感到詫異,當然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夥不同意這事。
不過……
同樣依這個邏輯,這會魏徵表示了贊同然後說完了原因,眾人卻是腦海裡靈光一閃,不直接拿大量糧食幹這個事,但搞個預期出來……
這不也變相的相當於“大量的糧食”?
即便大唐弄出來的糧食,比如說能比長安這一帶的產糧區高出三成,而到了北邊,可能這三成的優勢就全沒了,搞不好還要打到八折,但是……想想羅馬那也是在北邊,他們自己的產糧區這糧食產量,豈不還要打個六七折嗎?
這豈不還是優勢!
相比羅馬,怎麼也都該有個兩三成的優勢才對。而即便這兩三成的優勢,只是預期,但折算到如今那也完全可以等同於是“大量”的糧食嘛……
關鍵引誘羅馬人,不需要真的拿出那麼多的糧食,只要規模達到能在相當面積的土地上做種的程度,就足以吸引羅馬人犯病了!
而這個規模顯然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成本並不會達到令人無法接受的程度!
而如此……
奇謀可成!
另一個角度說,相比用大量的糧食誘敵,這個有些近似於“畫餅”的計謀,看似浮誇,但……要考慮到,羅馬是個強大的國家,其決策者更非等閒之輩。
對於對方一般的謀臣猛將來說,只要誘餌的分量足夠掂手,他們就一定會咬鉤,畢竟大多數人,還是凡人。
但羅馬能混到今天肯定不可能都是些愣頭青,也就是說,即便誘餌足夠重,只要對方的大決策者,也就是那個小漢尼拔,也不一定會中計,對方的偵查意識可能都不比陛下差。而用大量糧食來誘敵……
這踏馬的怎麼看都有點像是騙流浪貓回家一樣,想想就有點搞笑,莽漢會中招,但那個小漢尼拔中興羅馬,分明就不是這號的。而相比之下……
這個表面看似畫餅,但卻經得起考驗——增產糧食真的存在,背後真的有餅的誘餌,就不同了!雖然得到這糧種屬於長期的好處,一時半會見不到那種。
但也恰恰是這樣的玩意,機敏的決策者不會看重,因為對於這些人來說眼前的利益更重要;然而對深謀遠慮的大boss來說,這種東西反而特別有價值!
這計策終於想了出來,足夠的理由——也終於想了出來。
李二這一番一路斟酌到了二半夜,總算是敲定了謀圖羅馬的大計第一步。
雖然圖謀羅馬這件大戰略,一直以來也都在做,但……
之前搞得種種,比如在阿非利加南部軍事挫敗了羅馬,這也都很好,但羅馬是個大國,大唐就得講究全國一盤棋——就是所有的細節服務於操作,所有的操作服務於勝利,而不是人頭啊kda啊或者隊友恩怨啊這類奇奇怪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