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公子又要開始閉關幹活,自己只怕又沒機會了……

五十斤白紙,自己下回想和公子這樣團建一下,怕是得等到猴年馬月去吧……

“……好,妾身這便去給公子辦……”

李盛目光幽遠,望著武媚娘離去的背影露出一個微笑。

東瀛不東瀛的先不說。

但現在既然李二在大建學院,日後要不了幾年,估計就得冒出大批的學子,到那時……

神州就要有更多更大的海外疆土。

這麼龐大的人才供應出現,內燃機估計還是少有人玩得轉,但蒸汽機的改進很明顯……步子就要快上許多。

既然這樣……李盛的腦海裡自然就不禁浮現出許多著名的工業圖騰來。

比如……

鉅艦大炮!

想到這些鉚釘和鋼板組成的小寶貝,李盛就不禁露出一絲神往之色。

戰列艦不戰列艦的無所謂,但是……

自己想搞遊艇玩,可也不代表對遊輪,就沒有興趣嘛……

……

隨著李盛迴歸神州境內,河東路以北的黑土地上諸多部族,都逐漸得到了高句麗已被大唐滅國的訊息。

滅國,這是和任何“大捷”“大敗”,勝仗敗仗這類東西都不同的。

滅國的意思,就是一連串的大捷,一連串的大敗,勝利的一方一直勝利到通關,再也沒有高句麗這個東西存在於世。

要說高句麗這地方,雖然鮮卑人在此生活數百年,還吸收了不知多少在漠北飄來混去的各種遊牧部族,但能將黑土地捯飭明白的根本就不多。產出有限,因此高句麗的擴張能力也有限,在大唐滅高句麗之後,這片地方附近還是有許多遊牧部族存在……

本來這樣一群部落,想想就知道,一不跟大唐混,二不跟高句麗混,可想而知實力都不差。

但實力不差是相對各種動輒被大勢力當野怪刷的小部落而言,對於他們來說……

類似高句麗這種存在,依舊是高不可攀的。他們雖然不願意歸附,但叫他們去惹高句麗,那是絕對不敢的。

然而就這般不可一世,屹立世間數百年的高句麗,如今也終於迎來了落幕的一刻。

隨著李盛早早跑路,而新羅、百濟也被迅速拿下。

大唐當然不需要一大群國公將軍出鎮一州——這是想幹嘛呢這是?所以大部分當然都被召回,而統帥團隊之中,張亮主動請纓,因而最終留在了高句麗。

隨著李孝恭、長孫無忌帶著寶貝丫頭長樂班師回朝,又要轉運大量的鮮卑民戶——這毫無疑問要用到大量的禁軍,不然不聽話半路搞事怎麼辦?

正式跟著李孝恭等人回朝的禁軍,加上去辦轉運鮮卑人這事的部分,一下子三十萬禁軍也就去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