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情況都在李二算計之中,那事情倒也並不顯得那麼危險了。

不過這葫蘆裡究竟是些什麼藥,還是讓人十分好奇。

這個疑問很快得到了解答。

接著,就見李二臉上的笑容,忽然變得更盛了幾分。

此時下面的百官都在你一言我一語的私聊,有的單純猜測這事是個什麼差事具體怎麼做,而目光長遠的已經在研究怎麼安排自己的人把持這件事了。

也就魏徵、杜如晦這群人始終注視著李二的神情變化,也知道這一切暗中是有安排的。

見到李二神情一邊,心中都是一凜,知道節奏來了。

果然,接著就見李二輕咳一聲,開口了,“諸位可看完了?對這冊子……有何想法啊?”

……

李二說完,下面官員們的私聊頓時為之一靜。

一時間人人肅然垂首,接著卻交換起眼神來了。

等等,陛下這冊子……難道還真有什麼用不成。

這就是一本圖冊,還能有啥用?

這有啥可感想的。

一時間眾人無論方才存著什麼念頭,此刻都有些懵逼。

不過……另一方面,既然李二這麼問了,那可就是天賜良機。

無論是基本的塞人,還是簡單的從中撈點,亦或者所圖甚大要建立自己的黨羽和話語權影響力,這都是絕佳的機會。

畢竟能一開始就表現出這方面的才智,以後才方便主導其事不是?沒有主導權拿什麼上下其手。

當然,這個事本身提出來,就已經是個巨大的利好,現在的問題是桃子該誰來先摘。

若在過去,世家大族也好五姓七望也好,內部少不得還得來一波論資排輩,比拼名望勢力的環節,最後才決定出頭籌的獲取者。

但現在既然是李二當堂提問,那當然也就是各憑本事,大家同為世家大族階級兄弟先把事兜住了再說。

日後怎麼分割利益可以日後再說,但是先能在朝堂上放點異彩這也是巨大的優勢,這無論在朝中還是在隱秘的花廳裡都一樣。

這一刻,滿場大臣們開始了比之前更加瘋狂密集的交換眼神,滿臉甚至充滿了焦慮之色。

特孃的這冊子到底是幹啥用的?

上面每一頁就一副畫,下面一個字似乎是畫名。

這麼一本畫冊集子,鬼知道這是個啥……

至於這些畫之間,好像也沒有什麼關聯,根本看不出表達的內容。

滿殿的大儒文臣這一刻齊齊懵逼,腦袋都快想破了也沒想明白這是啥玩意,急得抓耳撓腮。

不過就在此時……

一邊的蕭瑀暗暗嘆了口氣。

說來說去,這幫大儒還是不太中用。

看這幫人表情似乎是很想混個臉熟,以後這事辦起來也能是個頭面人物,但卻又抓耳撓腮的不敢上,生怕說錯了弄巧成拙。

這讓蕭瑀不由得嘆息,想起三國故事……幹大事xx,見小利xx……

幾十萬大軍討董,硬是人均邊緣ob,只有一個曹老闆上了。

不過蕭瑀畢竟也不是凡人,沒有貿然去當出頭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