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博弈永遠是激烈的,他可不會白白犯錯。

便在此時,他開口了,不過方式並非是抖機靈賺好感,自己這個位置不太需要了。

“……呃,陛下,這冊子,與文教之業似乎……沒什麼關係?”

蕭瑀這話,隱含了一個“純路人”或者說“普通的觀察學習者”的視角,在提出疑問。

下問上,這是美德,天經地義,這句話跳不出任何毛病,並且……還順利的打破了局面。

……氣氛再這樣僵下去,到時候李二豈不是順理成章將這文教大業託付給他自己的人了,那還得了。

果然,李二臉上如同春風般的笑意收斂了一些。

這次提問李二當然就是抱著一定的貓戲老鼠的心思,朝中各人都什麼成分他心裡基本都是清楚的,不過蕭瑀這話雖然沒有“直接駁倒”這樣的節目效果,但卻等於是一場賽事休止符,直接讓自己也沒機會敲打人了。

李二心中有些暗惱,不過。

這次他也並非是專門來敲打整肅大臣,的確是要辦事的。

於是也接著說正題了,“那好罷。這冊子你們也先別管,先說說這文教大業該怎麼推進。”

“我大唐要想讓百姓沐浴文明教化,該怎麼做,諸位腹中想來該有些方案了?”

……

李二這麼一問。

一邊的魏徵等人一下子眉頭再次皺了起來,心中暗罵這蕭瑀老奸巨猾。

這下子陛下等於白費一個敲打世家官員的機會了。

不過,更多的是感到有些奇怪。

陛下但凡真的有心大興文教,那麼其中深意多半便是和科舉一樣,是要解放百姓的頭腦,從百姓之中選拔知識分子,來抗衡世家大族的人馬,建立一個讓基層百姓也能向上流動的機制,來增強百姓的博弈能力,抗衡世襲和兼併。

要做到這一點,這個文教之業就不能兒戲,主導權必須不能錄到這群人手裡。

但李二居然好像真的有意問這幫人的意見。

這……這不是肉包子打狗?

魏徵杜如晦房玄齡這些都是人精,腦海裡幾乎立刻就想到了接下來的畫面,那必定是選賢舉能講信修睦環節。

至於誰賢能誰來舉薦選拔,標準誰定,那簡直是不問可知,這是就是天然利好世家大族了。

陛下怎麼會……

緊接著果然,就聽下面群臣紛紛拜表了。

“陛下仁德厚政,臣願意推舉太原王和,此乃當世儒生典範!……”

“陛下聖明!文教之業非大德鴻儒不可為之,微臣願舉薦清河崔宏!崔公皓首窮經,飽讀詩書……”

“微臣舉薦隴西李……”

一聲聲喚,踴躍的舉薦推舉之聲不絕於耳。

魏徵等人連連皺眉,瑪德這幫人還真是蹬鼻子立刻就上臉了。

給根杆子立馬開始爬的飛快!

不過李二都這麼問了,那下一步可咋辦。

難道就這麼答應?如果選其他人選出來,但文名卻沒有這幫人推舉的那麼厲害,廷議肯定也無法透過,到時候還是隻有憑這幫人搞風搞雨。

這可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