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成名(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起來你很有信心。”萩原評價。
“差不多。”
我答,後方的控制室投下暖光,隔著長條狀的玻璃窗的工作人員正忙中有序地對錄音素材加工處理。廢棄工廠般的外表下的錄音棚此刻也能稱得上井然有序。團隊作業,各司其職,一個藤澤葉琉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攝影團隊於淩晨五點到場,攜帶五十公斤重的攝影裝置,叮叮咣咣地在門外鋪了一地,濺起飛灰無數,順道驚醒入睡不久的女孩。她睡眼朦朧地拉著我的袖口出門看,取景地最後選在一處海岸邊,潮汐漲落的起伏帶出連綿不絕的海浪聲,為室外收音效果憑添麻煩,收音師們正湊在一起商量是否為昨天錄制的音軌再疊一卷室外音效,而我匆匆吞完便利店飯團,就被造型師扯到一邊上下打量。
女孩跟著我走,就被迫聽了一腦子造型思路。這次的攝影主題,堅忍,不屈,還有藤澤葉琉一貫的人設,溫柔,穩重,知性,考慮到最近的事態,再加一些憔悴。造型師言之鑿鑿,握著化妝刷有握著權杖的自信,以這個思路為主,發型就不多下功夫。但今日光線太好,底妝要打厚些遮掩氣色,眼睛也太有神,用眼鏡擋一下。至於衣服,該用些更親民些的打扮——不是羽絨服,那太臃腫了,人們要的是脆弱而美觀的,毛衣,牛仔褲,圍巾,不過這次要帶收音耳返,脖頸處已經有點綴,所以最後一項還是免了。
“等一下,”萩原聽到這裡忍不住插話,“這種天氣只穿毛衣不會太冷嗎?”
“視覺效果上這樣比較好,也可以貼暖熱貼將就一下。反正到時候歌也是對口型,還是用錄音室那版。”造型師聳聳肩,顯然不以為意,轉頭看我,“不過還是要本人決定。”
這顯然也不需要決定。
在所有的美麗,浸染,色彩斑斕的感動背後,從來都是標尺,結構,縝密無漏的計算。
“按你說的做就好。”
脫掉大衣,我輕松地笑一笑,將它蓋在神情無措的女孩身上。
“這就是,關於藤澤葉琉的一切。”
【“大家好,我是藤澤葉琉。”】
【出現在鏡頭裡的女孩溫婉而幹淨,鼻樑上架著工整的鏡框,長發卻被海風吹得淩亂,臉色凍得蒼白,她懷抱一把吉他,坐在海邊一塊凸出的岩石上。】
【“嗯……這個影片是突然被要求錄制的,在此之前我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收到工作上的聯絡,本人也還在私人旅途中,很多裝置都缺失。所以準備得很匆忙,希望收音效果能被後期救回來。”】
【“如大家所見,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北海道,”她側過身,讓身後的海岸線暴露在鏡頭中,“我和我的朋友們策劃這次旅行很久了,大概有兩三年的時間,只是日程一直對不上,對現代人來說很常見的事。所以就像很多人一樣,我們總是覺得運氣不好而已。”】
【“直到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那起事故之後,我們才發現,有些事是拖不起的。”】
【她沉默了幾秒,手指撫過琴絃,金屬變幻的角度折射著日光。】
【“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所謂的表達,溝通,交流是一件多困難的事情,要真正理解一個人的行動,又是多嚴苛的要求。我是公眾人物,所以我有義務解釋清楚,為什麼那天那樣憤怒,情緒失控。所以再怎麼不願意也要面對,要把隱私挖掘出來給人看,這是明星的義務。所以說實話我沒有太多不滿,但我只是在想。”】
【“在想,這種事不一定只發生在我身上。”】
【“它發生在幾乎每一個人身上,那些無法為自己辯白的時候,那些無法對人訴說的時候,那些言語變得如此蒼白無力的時候。”】
【“即使我這麼說,也沒法讓每個人都明白吧。”】
【“畢竟我是個歌手,不是小說家,如果真的需要傳達,我更擅長的方式是歌唱。”】
【“所以,下面是我想要告訴大家的話。”】
12月20日,週六晚上十一點二十三分。
藤澤葉琉上傳事件回應與新曲《不可說》。
一小時點選量破千萬,當日全站播放量榜首,同時線上觀看最大人次百萬餘人。
公眾媒體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個詞語進行概括。
——一曲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