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 好事啊(第1/2頁)
章節報錯
金鑾殿內,還沒有被崇禎皇帝說服,或者說還有些不甘心的官員一聽,頓時眼睛一亮。
皇帝要增設一級衙門,但是沒官員可派的話,那豈不是白擔心了?總不能說,秀才也能當官吧?
真要是這樣,秀才功名可是地方自己決定的,甚至都不用朝廷派人下去,這中間,有很大的空間啊!
然而,他們還沒把這個美夢展開好好做個白日夢,就聽崇禎皇帝對左懋第說道:“這個不難,朕已考慮過。鄉一級的衙門,要多去地方上走動,如此才能防範民間悲劇的發生,因此,鄉一級衙門的官員,朕決定從退伍軍人中挑選!”
“什麼?退伍軍人中挑選?”
“武夫理政?他們懂什麼?”
“這可萬萬不行啊,這麼能由粗卑之人去治理呢?”
“……”
一時之間,金鑾殿內,大部分人全都跳了出來,七嘴八舌地開始奏對,紛紛反對皇帝的這個決定。
武將這邊,雖然震驚,但是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反而都是不說話的。
從宋以來,武夫最多有兵權,但是絕對沒有地方治理之權。或者可以說,軍政大權,那全都是掌握在文人手中的。
崇禎皇帝突然開的這個口,哪怕只是比縣令都要小的多的官,由武夫來治理,還是把這些文官給震驚了。
此時,看著金鑾殿上亂成一片,崇禎皇帝也不說話,只是看著他們。
維持秩序的御史也不知道什麼原因,過了好一會之後,才揮動淨鞭,同時喝道:“肅靜,肅靜……”
過了一會,金鑾殿內才安靜了下來。
崇禎皇帝看著底下這些反對的主力,也就是文官群體,冷聲喝道:“鄉一級官員,八品最高,你們這些進士舉人出身的,可願意從八九品開始做起?”
八九品是縣丞,典史之類的官,屬於鄉一級的衙門,比縣還要低的話,理論上最高是九品。寒窗苦讀,起點這麼低,基本上要是可能都話,沒人會願意。
因此,崇禎皇帝這一問話,立刻就讓金鑾殿內的人愣了下。
崇禎皇帝也不等他們回答,然後繼續說道:“鄉一級官員,須得巡查地方,解民生之疾苦,總不能坐衙門裡就能做事吧?都得給朕去地方真正巡查?然後是坐轎子,敲鑼打鼓下村寨麼?交通不便,有山村之類怎麼辦?這些鄉級官員,就憑你們如今這樣的讀書人,身體吃得消麼?”
“……”文華殿內繼續安靜,誰也不敢說話。
鄉一級的設定,是為了解決地方上的宗法族規而設立的,當然不可能只是坐在衙門上,讓如今當官的上山下鄉的,好像確實有點為難。但是,那些武夫確實沒問題,他們有多是體力。
金鑾殿上,繼續響著崇禎皇帝的聲音:“還有,如今大明的退伍軍人,可不會是目不識丁之人!軍中有監軍教導他們讀書識字,忠君報國。一些基本的事情,他們處理起來綽綽有餘。真要有他們處理不了的事情,就上報縣一級便是!”
從崇禎十五年編練新軍以來,軍中各級都設立了錦衣衛監軍,其中一項職能,就是教軍中將士識字。從軍至少三年,最基本的字,肯定是認識了的。
這一點,和以前的軍隊是絕對不同的。
崇禎皇帝掃視著底下這些臣子,還在繼續說道:“還有,如今可是義務兵役制,所有到了年紀的大明百姓,皆要參軍服役。由此,這退伍軍人中,可不止是目不識丁的。加上有各地已經在大力推廣公立學堂,到了將來,我大明的軍中將士,人人皆是讀過書的,可能用武夫一詞來喚之?”
說到這裡時,崇禎皇帝忽然提高了一點聲音,大聲說道:“對於地方事務,說不定在殿上諸卿,可能還比不過退伍軍人更懂。如若誰要是不服氣,朕可以立刻傳旨,召幾個退伍軍人和諸卿比比看,看誰對地方上的雞皮蒜毛事更瞭解?誰更不容易被地方惡霸糊弄?”
“……”聽到這話,頓時,不少文官偷偷後退,回了他們原本的佇列中。
要是被皇帝點名,真得和那些退伍軍人去做這個比試,贏了還好,輸了都話,臉面都要丟盡了。
更不用說,那些退伍軍人大都來自地方百姓,對於地方上的雞皮蒜毛之事還能不熟悉?真要比起來,贏得可能性還真不大!
當然了,要是比聖賢之道,四書五經,那就是穩操勝券了!
他們正想著呢,就聽崇禎皇帝在那追問道:“有人願比否?朕看諸卿,怎麼都是啞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