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誤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位師兄,這是怎麼了,是長槐今日有什麼不妥,為何您二位這麼嚴肅。”
樊樓頂層的包間內,韓駙馬和海文仁相似一看,都示意對方開口,畢竟盛長槐現在是個侯爵,並非以前那個十幾歲的孩子,又是他們小師弟,兩人還是覺得要給盛長槐留點面子。
盛長槐見狀,知道兩位師兄專程請他到樊樓吃酒,肯定是有話要說,不禁有些好笑,兩位師兄這是怎麼了,有話就直說,搞的那麼生分幹什麼。
還是韓駙馬和盛長槐更熟悉,又確實是抱著指點盛長槐的心思,率先開口。
“孟英,今日在大殿,相公們討論鹽政的時候,你是不是想開口來著。”
盛長槐點了點頭,海文仁漏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嘆了口氣。
“你這孩子,之前我和你韓師兄給你講的,你竟一點沒聽進去,你們家祖母什麼樣的人,他難道沒給你說過千萬不要冒頭嗎,我和你韓師兄知道你剛踏入官場,想做一番事蹟出來,我們年輕的時候也和你一樣,但今日這場景你沒看出來嗎,官家不是不想治理鹽政,而是還不到時候,你貿貿然出頭,別說官家,估計朝中諸相也會對你有意見。”
盛長槐剛想給自己分辨,韓駙馬又在一旁用責備的語氣說道。
“這種事情也是你能摻和的,鹽道官何等的肥差,盯著這個位置的大有人在,諸位相公都想推自己的人上去,官家更是另有心思,你想做事,什麼機會沒有,有我和你兩位師兄在朝中,自然會給你尋找良機積攢資歷,我們兩個都老了,下一輩子侄中,你是最有前途的,你要明白,你現在身上,可不光是你一個人。”
韓駙馬這樣說也沒錯,海文仁的兒子確實不錯,甚至盛長槐的二哥哥盛長柏也算是韓駙馬他們這一派系的,但這兩人有個缺陷,就是在文壇中沒什麼號召力,別看兩人都是翰林,但要說文章詩詞,還真不能服眾。
以前他們覺得蘇家的那兩個兒子不錯,但蘇軾是個不著調的,眼看著要成為下一個楊無端,蘇轍的性格又屬於老好人型的,這樣的人,做官倒是沒問題,若是做一派領袖,難免會被人利用了。
就算是盛長槐,他們其實也不是很看好,盛長槐性格過於衝動,但年輕人嗎,沒點性格還算年輕人嗎,至少品德比起蘇軾好多了,還有少年才子的名聲,書法大家的稱號更是得了官家的認可,心學理論一出,更是成為年輕一輩翹楚,有自成一家的潛力,要是進了官場,這都是資本。
當然,他們也不是把寶全壓在盛長槐身上,但至少到現在,沒有比盛長槐更合適的,這是在盛長槐準備參加科考的時候,他們就做了這個準備。
父母之愛子,當為其計深遠,韓駙馬和海文仁並非是想要做什麼,而是真的為子侄考慮,他們幾家交好,等他們二人告老,交好的人裡面,範相公之後和張載的關學是能看在他們的面子上照看一二,但這兩家,張載隱隱是想要成為儒家宗室,範相公的幾個兒子比他們小不了多少,最保險的,還是在朝中培養一個自己這幾家都放心的人選。
“停。。停。。停。。。”
聽二人絮絮叨叨了半天盛長槐趕緊打斷,韓駙馬和海文仁有些不悅,以為盛長槐剛升為侯爵,便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了,盛長槐見狀,連忙解釋道。
《我的冰山美女老婆》
“兩位師兄,你們是不是誤會什麼了,我剛才在大殿,並非是要毛遂自薦,長槐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現在什麼身份,剛進官場,不過在蜀州立了點小功,要署理鹽政,恐怕還沒那個資歷。”
韓駙馬和海文仁面面相覷,難道他們二人,竟是會錯意思了,互相對視一眼,然後把目光轉向盛長槐,眼神中全是詢問之意,盛長槐知道出了誤會,哪裡敢在賣什麼關子,這二人是除了自家人之外,對自己最關心的幾個人之二。
“兩位師兄,方才聽諸位相公說起鹽政,長槐雖然沒什麼心得,當然稱不上有什麼建議,也不會愣頭青一樣毛遂自薦,但我這邊有份製鹽之法,比之現在的鹽法要精妙的多,有這樣的製鹽之法,我大宋缺鹽的窘迫便可緩解。”
此次鹽道之亂,不光是頂替齊國公那個人有多麼精明能幹,因改朝換代之故,西夏和大宋邊境上有些緊張,畢竟大宋經過這一場內亂,朝中短時間之內可能平靜不下來。
大宋部分食鹽是來自於西夏,邊境一亂,鹽道受阻,為緩解西北缺鹽之惡,便從其他地方調鹽過去,在這個過程中,才發現大宋鹽道已經糜爛,現在這個時候,正如韓駙馬所言,時機不成熟,不光是人選的問題,還是因為現在大宋缺鹽,不宜在鹽稅上大動干戈,至少得等缺鹽的事情解決了再說。
鹽是民生必備之物,若是民間缺鹽,百姓長時間不吃鹽會渾身乏力,更何況此次缺鹽已經影響到了西軍,軍隊中缺鹽,這可是大事,輕則西夏趁機犯邊,重則軍隊譁變,不用西夏進犯,西北先自己亂了起來,英國公到現在都沒回來便是個這個原因有關,有他在西北,至少能保證西軍短時間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