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加官進爵(第1/2頁)
章節報錯
“上天眷命,皇帝聖旨。朕惟孟氏以來,千有餘歲。不有先覺,孰任其承。故應天盛長槐,本諸躬行,動有師法。謂初學入德,始乎致知格物;謂從時隨道,在乎觀象玩辭。
文昌伯盛長槐上報君恩,下效黎民,保一方之安定,開疆擴土,有裂土封侯之功。封蜀縣侯,賜銀青光祿大夫,晉太子冼馬。”
恩寵至極,絕對是恩寵至極,盛長槐這麼也想不到,這次回京,官家對他的恩寵竟然能有這樣高。
盛長槐作為一個官場小白,哪裡會明白現在趙宗全的心思,雖然他不是潛邸出身,但作為從龍之功第一人,趙宗全能用其他人,又怎麼不會用這個對自己登基有大功的盛長槐。
上次的從龍之功算是機緣巧合,但是這次蜀州一行,讓趙宗全看到了盛長槐的能力,在一個,南疆戰事是剿滅叛匪,雖然動靜比成都府大多了,卻不像成都府這樣屬於開疆擴土。
再者說,這是趙宗全剛剛當上皇帝,大宋就開疆擴土,雖然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西山郡,也就三四萬戶,放在正吐蕃諸部,也就是一個大部族,西山每年也最多能給大宋增加兩三千馬匹,西山馬雖然矮小,耐力也不足,但這也足夠大宋訓練騎兵了,從真宗皇帝手上開始,大宋對外少有的捷報,尤其是在趙宗全剛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對於穩定民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最為重要的是,官家和太后現在正處於關係最好的時候,正是母慈子孝的時候,既然太后有意施恩,他也不介意做個順水人情。
盛長槐正在思考著官家態度的轉換,李內官又拿出另外一封聖旨,盛長槐心道,來了。
“臣盛長槐,謝陛下隆恩。”
盛長槐昨日進京,正好趕上今日小朝會,還沒交付差事,想不到賞賜的旨意倒先下來了,這就是趙宗全比較雞賊的地方了,他要晚一步,太后以先帝遺命賜婚的摺子就要送到盛長槐家裡去了,他提前給盛長槐升官進爵,未嘗不是對英國公府的施恩,要是在太后賜婚之後封賞,效果就大大減弱了。
新增一個西山郡,還是個羈縻州,對大宋來說是個雞肋,馬匹也大多隻能作為駑馬,朝堂諸相雖然開心,但也不至於有多重視,也不至於整個朝會都在討論這件事,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大宋財政的問題,重中之重便是鹽政。
這事還得從齊國公府的齊國公說起,當年平寧郡主在官家和太后面前有面子,齊國公府也跟著沾光,承襲爵位的齊國公一無功名,二對軍事不熟悉,平寧郡主舔著老臉給自家相公求了個鹽道官,讓一個公爵做鹽道官,確實是低配了。
但齊國公畢竟是個庸碌之人,一點也不像他家祖上,在鹽道上做的庸庸碌碌,好就好在,齊國公雖然才能不怎麼樣,但齊國公府家大業大,倒也沒必要伸不該伸的手,鹽道之亂,倒也和他沒什麼關係,鹽道官多了去了,齊國公這個,不過就是個泥塑的菩薩,每日點卯上班就是。
年初的時候,兗王勾結先貴妃造反,先貴妃為了給自家親妹妹榮飛燕報仇,勾結兗王將邕王一家斬殺殆盡,作為引發這件事的矛頭,齊國公也成了榮貴妃恨之入骨的物件,當日要不是平寧郡主裝瘋才躲過了一劫,恐怕她的下場,和自家兒媳婦,邕王妃等的下場好不了多少。
當初因為盛長槐的緣故,平寧郡主免去了被大街上千人看,萬人瞧的命運,但她在大殿內裝瘋的糗樣,卻被那日進宮的家眷看的真真的。
新君登基,改朝換代,一朝天子一朝臣,平寧郡主因之前去宮裡求太后做主,但太后為了朝堂穩定,並沒有給她出頭的事情,對太后心裡有了意見,從那之後就和太后不在親近。
本來齊國公府就和太后家沒有什麼關係,只不過因為其父祖的關係,官家對平寧郡主孃家的補償,將平寧郡主養在宮裡,太后也是因官家之故,對平寧郡主令眼相看,但要說喜愛,其實並沒有多麼,平寧郡主不親近了,太后怎麼可能給一個臣子低頭認錯。
這樣以來,給外界的資訊就是,平寧郡主失寵了,齊國公府沒落了,這世上,雪中送炭的沒幾個,但逢高踩低的卻有不少,落魄的鳳凰不如雞,平寧郡主為人高傲,早就得罪了很多官眷,以前他們家受寵,大家給她面子,現在可不會給。
可能是無心,但更可能的是有意,平寧均值當日的糗態,不知道被多少人添油加醋的傳了出去,更有甚者,傳言什麼平寧郡主和她兒媳婦一樣,早就被亂兵給糟蹋了。
平寧郡主是什麼人,自視甚高,平日裡高傲慣了,自己家出了這種事本就沒臉見人,在聽到外邊的傳言,心裡哪咽的下這口氣,急怒攻心,一病不起,雖然請了郎中,沒出什麼大礙,但從此就得了心病,可能跟齊國公府的沒落也有關係。
齊國公不愧是勳貴裡面最疼老婆的,為了照顧平寧郡主,前些日子便寫下告老的摺子,將自己的差事給交了出去,只保留了先帝賞賜的散官和寄祿官,當然,齊國公的爵位乃是太祖太宗所賜,這可不是能辭的。
一個蘿蔔一個坑,齊國公的位置雖然不是特別重要,但也需要有人在上面待著,這次換上去的,是一個精明能幹的官員,等此人一上任,可就不得了了,發現鹽道早就糜爛了,歷年鹽稅,一年比一年低,而發出的鹽引,卻一年比一年多,這樣的事情,又豈能不引起朝堂的注意,尤其是剛剛登基,想要做一番大事穩固自己皇位的官家。
這也是盛長槐雖為大宋開疆擴土,但憑一個郡就能得到如此恩寵的原因,趙宗全太需要功績來表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帝上任那更少不了。
今日朝會,厚賞盛長槐是為了給百官做表率,鹽政才是真正要討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