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等一場場考試結束,終於到了考生們出考場的日子,阮柔早早備好馬車……
章節報錯
第541章 等一場場考試結束,終於到了考生們出考場的日子,阮柔早早備好馬車……
等一場場考試結束, 終於到了考生們出考場的日子,阮柔早早備好馬車,只可惜考場外人山人海, 馬車進不去,只得讓金小妹在一條街口外等著,阮柔提著一個小提籃,裡面有一碗雞湯幾塊糕點。
約莫等了一會兒, 人群漸漸散去一些,阮柔才終於看到劉一帆,先喝了一碗雞湯, 糕點是吃不下去的, 遂直接往馬車那邊走去。
幾天的考試, 且不說費的腦力, 光是體力就幾乎耗空,劉一帆此時沒有別的想法,喝碗雞湯, 唯一的念頭就是找張床睡下。
事實上,馬車晃晃悠悠的路上, 劉一帆就睡著了,連怎麼下的馬車回房都不知道, 等醒來,已經是整一天後了。
正好又是一個清晨,劉一帆起身洗漱,待收拾齊整方才來到客廳,阮柔正在跟金小妹商量今日要出門做什麼, 見到人過來,免不得問候一句, “你起來了,餓了吧,廚房灶臺有燉粥,你自己去盛一碗,等中午再吃正經飯。”久餓的人胃不好,得喝粥緩一緩。
劉一帆正準備去灶房,一旁侍候的顧華腿腳麻利,飛快去灶房端了一碗粥過來。
人醒來,阮柔今日出門的計劃就得延遲,索性在飯桌上閑聊。
考都考完,沒有忌諱,她幹脆直接問,“你考得如何。”
這一問,不拘是顧華還是金小妹,都悄悄豎起了耳朵。
反倒本人劉一帆態度隨意,很是篤定道,“還行吧,二甲是肯定的,一甲就得看情況了。”
按以往春闈的規矩,考官們會先定出前三甲名單,皇帝在殿試後宣佈最終名次,二甲三甲一般不會刻意調整,但一甲考慮的不只是考試成績,還會受其家世背景、父母宗族、黨政派系等等影響,總之,也不是完全公平。
劉一帆這麼說,那就是有十足的把握,阮柔聽後滿意,她新買的鋪子,還打算好好發展,有一個京官在背後撐腰再好不過。
臨出門前,她給對方加油,“以後咱家就靠你了。”說著瀟灑出門,留劉一帆無奈笑笑。
吃罷飯,就得出門跟同窗們對答案了,最重要的還是即將面對的殿試,那可是親面聖上的機會,表現好一路青雲直上,表現不好落個三甲一輩子庸庸碌碌,寫策論、猜題答題,且還得辛苦幾天呢。
時間流逝中,阮柔在京都的第一家阮氏糧鋪宣告開張,京都地方大規矩多,就沒敢放鞭炮之類的,而是特意請了舞獅隊,門口掛上兩個大大的紅燈籠,很是喜氣。
京都繁華,人氣也比旁的地方高,甚至不用阮柔想什麼辦法吸引客人,就陸續有路過的客人上門。
要說在京都開鋪子,缺點那是數也數不清,可優點也很明顯,京都有錢人多,物價就貴,同樣的糧食,價格比省城價格高上一半有餘,哪怕加上一路的運費,賺的也要多得多。
生意上門,阮柔心情甚好,待客人殷勤備至,一個上午,就成了好幾單生意,連金小妹都樂呵呵,“惠娘,京都的生意可真好,咱們算是來對了。”
“嗯,既然生意好,就好好幹。”阮柔鼓氣。
萬事開頭難,阮柔有時候想想,除去當初在鎮上開第一家糧鋪,連採購糧食都要自己出門一點點搬運外,再之後有經驗、有糧食來源,經濟上也富裕很多,發展就格外順利,及至此時京都開店,有種格外得心應手的感覺。
僅三日,京都的糧鋪就逐漸走上了正軌,雖然還沒培養出固定的客人,但來的人多了,總會有一部分人能留下來,還是那句話,阮柔對自家糧鋪的糧食品質和價格有信心。
平靜中,迎來了劉一帆的殿試,春闈後,金榜題名,走馬遊街,劉一帆得了二甲傳臚的位置,第四名。
其實從家世背景上來說,劉一帆也不全全然沒背景,從父輩來看,劉家勉強算書香世家,劉父如今官至知府,而母家這邊,母親出自侯府,他勉強可以算半個勳貴子弟,起碼他要想打入勳貴圈還是可以找舅家的人幫忙引進的。
所以,得了個傳臚的位置,還算過得去。
劉一帆自己是這麼說的,“狀元出自江南名門望族謝家,風流才子,學識才華都是頂尖的,被陛下欽點狀元,榜眼是京都吏部侍郎的侄子,出自蘇家,一門三進士,探花是當今慧雲郡主的兒子,樣貌上上。”
總而言之,前四名,沒有一個所謂的寒門出身,或多或少都有背景。
阮柔便問,“所以,你是背景沒拼過人家?”
“也不是,前三位的才學也是極佳的,水平相差不大。”劉一帆解釋,隨後似想起什麼,叮囑,“對了,我預備明日有空去永安侯府拜訪,你明日記得留出空來。”
侯府也即是劉一帆的正經外家,之所以當初入京沒有直接上門,就是擔心侯府勳貴身份會影響到自己,加上兩邊血緣關系親近,實則沒怎麼真正相處過,到底還是陌生的,便想著等考中後上門,多幾分底氣,也不給侯府丟臉。
阮柔應下,“好,明日有空,就是禮物要備上什麼樣的。”
“我來吧。”劉一帆接過送禮的事,其實他可比阮柔有錢多了,概因當初親娘嫁妝豐厚,人走後,這份嫁妝就留給了其唯一的子嗣,劉父是個腦子清醒的,哪怕後面劉家繼母,也即劉母的庶妹、永安侯府的庶女嫁進來,因著嫁妝不豐屢次打前頭嫁妝的主意,劉父也始終沒鬆口,牢牢捏在自己手裡。
之前在省城幾年,劉父見兒子是個有成算的,且已經成婚,是個大人了,遂將嫁妝都轉給了兒子,所以,劉一帆現在是真富有,有錢送禮就變得很簡單。
翌日,兩人果真帶著禮物登門,拜帖是早就送了的,故而一大早,侯府就開門迎客,永安侯府如今當家的是侯府嫡長子,劉母的同胞兄長,劉一帆的親舅舅,上頭的侯府老婦人,是他親外祖母,極親的血緣關系,劉一帆又不是什麼拿不出手的人,侯府的態度也甚是熱情。
侯府近些年來有所落寞,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的侯府還是絕大多是人仰望的存在,於剛中進士的劉一帆而言,絕對的夠看。
兩邊互有權衡,相處起來反倒輕松,劉一帆說起自己的過往,惹得老婦人忍不住連連抹眼睛,安定侯同樣感慨不已,提起早逝的女兒和妹妹又一番傷心,劉一帆自是寬慰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