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小聲道:“夫人,這方向不對啊,你不是住對面麼,咱們去的可是明燕的房間。”

“傻瓜,冰兒今天陪她奶奶睡,明燕妹妹一個人睡,你不想咱們一起嗎?”

侯爺色心大動,喜出望外,點頭如小雞啄米。

“愣著做什麼,還不快進去,今晚,等著我和明燕妹妹收拾你——”

“好,為夫任憑你們處置,哈哈——”老色狼大踏步進屋。

————

“朕前天提的事情,各位愛卿可是商議好了?”朱瞻基坐在龍椅上,目光威嚴,朝下面緩慢地掃視了一圈。

原來他前天提出了要搞士紳一體當差納糧,當時朝堂就炸鍋了,從來沒有這樣的先例,如果他們辛辛苦苦靠一輩子甚至幾倍人的努力換來的享受被打破,那還有什麼意思。

當時就有除了楊士奇、蹇義幾個大學士表示沉默,其他人紛紛反對。朱瞻基冷冷的看著他們,不再說話,而是讓人拿來蛐蛐,自顧鬥蛐蛐玩。意思是,你們吵吧,我不在乎。

如此兩天,大臣吵得不可開交,皇帝就在朝堂玩,只有李騏和幾個死黨一直跟大臣們辯駁,別罵了狗血淋頭。

李騏也很無奈啊,他如果不堅定站在陛下這邊,他一切都沒了。

宣宗皇帝再次發問,眾臣此時低著頭,沒有人願意再說話,誰也不願意去觸這個黴頭。雖然都反對,但沒死諫的勇氣。因為最有勇氣的李時勉沉默了。

最後,朱瞻基把目光望向了大學士。

楊士奇才道:“陛下,士紳不當差,千年來的規矩,若貿然施行,則無人有上進之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士紳也是天下百姓之一,如果他們都反對,後果不堪設想。”

朱瞻基望向蹇義:“蹇老,你說呢?”

“臣以為,陛下初登大寶,有作為的心,是值得讚揚的,臣等彷彿看到了大明強盛的未來。但徐徐圖之,事不可急,請陛下三思。”

朱瞻基點頭:“既然幾位大學士都覺得不行,那士紳一體當差納糧,就此作罷。”

見陛下從諫如流,大臣滿心歡喜,總算熬過去了。

就聽朱瞻基又道:“朕既然當了皇帝,覺得不能碌碌無為,士紳一體當差納糧不可行,但朕覺得,一條鞭法不錯。朕還是太孫的時候,去地方視察,就發現很多地方稅務混亂,重複交稅,苛捐雜稅,民不聊生,所以大明朝立國以來,百姓叛亂的,不下十起,最大的,莫過於永樂十八年白蓮教叛亂,官兵損失慘重。所以朕吏治革新,實施一條鞭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為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簡化稅制,方便徵收稅款。各位愛卿覺得如何?”

大臣們面面相覷,這改革是好,可是這樣一來,稅務透明瞭,他們就鑽不了多少空子了,少了好多油水。可要是再反對,陛下憤怒起來,腦袋可就不飽了。

“陛下英明。”大臣們思量再三,同意陛下改革。

朱瞻基坐正身子,他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這是駕馭群臣之術,如果一開始就說簡單的,百官你一言我一言,啥都做不成,一開始最難接受的,他們紛紛反對,等再提出簡單的時,他們就不敢再反對了,誰的心裡都有一杆秤。

宣宗道:“李騏。”

“臣在。”

“既然要改革,就以南京為試點。特命你到南京,督查改革的事,不要辜負朕的期望。特賜上方寶劍,凡有宵小,殺無赦。”

李騏高聲回答:“臣一定竭盡全力,完成陛下的重託,助陛下為我大明開創盛世基業。”他志得意滿,堅定的站在陛下立場他賭對了,目空一切,現在那些大學士,也只能排在自己身後了。

他的老師,曾經最看好他的楊士奇,深深搖頭,感到了十分的危機。

:。:

頂點地址:

移動端: 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