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代利浩做出了選擇,立刻拿出紙筆寫了起來。

他先是把《尋覓的腳步》的裡的優點缺點整理出來,然後用春秋筆法來修改。

大段的景色描繪改成“作者把景色描繪得活靈活現”,無聊的場景描述改成“作者的文筆非常突出”,其他方面也都避重就輕的來委婉地表示……

不到一個半小時,他就整合了半個版面,差不多四千來字。

他簡單校對了一遍,隨手甩在一邊。又翻開了一頁新的稿紙,準備為《小飾和洋子》寫一篇書評。

這一次,他不打算草草了事。

他握起筆,開始仔仔細細地琢磨,過了一會兒才開始落筆,寫著的同時又不斷停下,對之前的內容進行刪改。

花了整整兩個小時,他才寫出了自己真正想要寫的這篇。可以說,這篇只有區區五百字不到的文章,傾注了他不少心血。

但他並沒有後悔,他不願意只做一個被業績負擔操縱的傀儡,他要透過報紙,把自己真正的想要推薦的作品傳達給讀者們。

……

翌日,《東京每日新聞》新一期的報紙開始發行。

在霓虹,報紙發行的一個重要渠道便是配送員。

每天凌晨3、4點的時候,不少騎著腳踏車的年輕小哥會穿梭在東京的大街小巷,把手上的報紙投遞到大街小巷的每個家庭,確保這些家庭的男主人們能儘早翻閱。

住在世田谷區的島本正明,便是這些男主人們的一員。

他坐在餐桌前,吃完了妻子準備好的早餐,便拿起《東京每日新聞》翻看了起來。

他先是看了前面社會、經濟類的版面,然後翻到了後面的文藝類版面,看到了一個小標題——《一個由痛苦到新生的故事》。

他有點好奇,不由自主的看了下去,有點驚訝裡面的內容。看完後,他發現有時間有點晚了,便站起身前往公司。

但不知道為什麼,書評的內容總讓他有點神思不屬,以至於今天上班都有點沒精打采,差點被領導訓斥了一頓。

等終於熬到了晚上9點下班,他立刻前往附近的一家書店,買來了那本《新小說》。

藉著路邊的燈光,他翻到了《小飾與洋子》那一頁開始看了起來。

一看,就是整整半個小時。

他自己都沒意識到,在看書的這段過程中,他整個人基本是一動不動,除了近乎本能地翻動紙張外,腳步基本沒有挪動半步。

等翻到最後一頁,他才如夢初醒,恍然自己的兩腿都站麻了。

但他的心情卻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整個人都在微微發顫。

他從沒想到過,自己作為一個純粹的本格派推理讀者,居然會被這樣震撼的變格派文章給震撼到。

無論是母女之間差別描寫,還是故事最後的結局反轉,都讓他有一種莫名的感覺,給了他這個自詡為正統推理迷的讀者極大震撼。

他不由地對那名寫出這個作品的秋原老師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究竟是一名怎麼樣的作家,才能寫出這種驚悚又深入人心的文章!?

……

對於自己多了一名粉絲的事情,秋原悠人一點都不知情,他這會兒坐在漫談社14樓作家專用辦公室的某個格子間裡,盯著頭上天花板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