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糞坑裡找金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矢代利浩咬著手上的筆頭,眼睛卻沒離開桌上的這份雜誌,有些苦惱地摸了摸下自己下巴的鬍渣。
他是一名書評人,或者說是文學評論家也行,主要工作便是翻閱包含期刊雜誌在內的各類文學書籍,並在報紙上發表專業性的評論。
RB每年出版的書籍差不多有4萬多種,發行數量多的可以放滿整個東京都的倉庫。
如果沒有客觀公正的意見,多數讀者只能兩眼一摸黑地找書。
在這種情況下,書評人這個職業應運而生,主要目的就是作為好書的導讀,為讀者提供新書情報,起到促銷和宣傳的作用。
因為RB家庭的訂報率很高,發行量更是高達2700萬份。
在這樣的讀者基礎下,許多書籍只是簡單評論一下,立刻就能賣出3千多冊,因而也就有“書評三千”的說法。
不過正因為對書籍的促銷作用明顯,所以很多大型的出版社,往往會以贊助或軟文的形式,希望報社能對他們的書籍美言幾句。
像現在,矢代利浩所工作的《東京每日新聞》便接到了漫談社的一筆贊助款,希望報紙的書評專欄能幫旗下的文學雜誌《新小說》做一定的宣傳。
報社的經營部接過了相應的款項,立刻把具體工作安排了給了矢代利浩。
不但讓他寫一些《新小說》的好話,還讓他儘量保持報紙的客觀性立場。
這些要求,讓他心裡充滿了不爽。
這些混蛋,又要說好話又要保持自己的立場,你們怎麼不自己來寫寫看,有本事寫個五彩斑斕的黑給我看看。
他憤憤不平,但還是開啟了手上的雜誌,試圖找到一些優點。
畢竟報紙的營收壓力會攤牌到他的頭上,他不好好寫,估計月底連鹹魚幹都吃不上。
他喝了一口水,翻閱起了手上這本《新小說》的內容,看起了第一個專欄裡的故事《尋覓的腳步》。
既然這個故事放在第一個專欄,那應該是還是有點水平的,先放下自己的偏見看看吧。
他低下頭,邊看邊琢磨起來。
這個故事的背景在北海道,當地風土人情方面寫的還不錯,看來作者的筆力還算合格,這方面到是可以誇一下。
哦,衝突發生了,一名來當地投資的澳大利亞商人被陷害,他的商業夥伴請求一名正在休假的警察去查案,結果到了到了現場不讓進,嘖嘖,有點意思了……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環境描寫,算了算了,看看他怎麼破案。
他忍住不耐,讓自己看到了最後,然後站了起來,“啪”的一聲把書用力拍到了桌面上。
什麼鬼,警察找了幾個小線索就把案件給解決了,那寫這麼長的景色鋪墊做什麼,還有衝突呢,除了一個不讓進現場吧,其他劇情連個波動都沒有。
他覺得自己浪費人生中珍貴的半小時,氣的火冒三丈,恨不得寫一篇書評,建議對方直接改名成《北海道觀光指南》得了,免得浪費讀者的時間。
過了一會兒,他嘆了一口氣,又把書又拿了起來。
對方是不能得罪的客戶,自己只是報社的一個小員工,哪有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權力,還是仔細看看,盡力在這坨糞坑裡找點金子吧。
他其實心裡不抱任何希望,但還是強迫自己翻到了下一頁,做好了再繼續浪費生命的準備。
《小飾與洋子》,這個題目有點意思,是雙主角嗎?開頭就從我的視角探討我的死亡,這個手法好像少見啊……
不行,先做好最壞的準備,免得又浪費期望。
他提起筆,在雜誌上畫了一筆,準備先做個記號,這裡描繪同一對雙胞胎的不同待遇,好像可以結合社會上的親子虐待現象來講一下。
然後,他看到了洋子遇到美津子婆婆並獲得禮物,後面又被母親誤解是偷竊,恐嚇說要殺了她,看到這裡,他的思維也被緊緊抓住,不由自主地跟著劇情走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