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秋水長天 第七十七章 符第四,韓瞠眼(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行周聽得符彥卿這條謀劃正合自己心意,便就同意下來,傳令諸軍埋鍋做飯,待到飽食過後,準備強行軍北上救援。
高行周和符彥卿兩人走在軍營之間,卻見軍容雄壯,飽食一頓的兵士紛紛秣兵歷馬,只待殺敵。又有軍中號角聲、鐵甲聲不絕於耳,著實是一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的鐵血場景。
兩人走在行伍之間,胸中自然豪氣沖霄,但心中卻也隱隱生出了一層擔憂。
“高將軍乃是將門世家,久居軍旅,末將著實佩服啊!”兩人正繞營行走間,符彥卿突然說道。
高行周見符彥卿似是話中有話,一笑道:“老夫不過是虛度幾十春秋罷了。如今天下大亂,你我身為武夫,自然要立下不世之功,定這萬里江山,若是苟活於世,豈能對得起一身武藝?”
符彥卿也笑道:“如今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昔年曹公曾與季漢先主有天下英雄之論,高將軍轉戰四方,必有高見,何不試言之?”
高行周唯恐符彥卿言語表面發問,實乃試探,小心翼翼道:“你我同為朝廷一方節度使,若說此話,恐有不忠之嫌。”
符彥卿又是一笑道:“高將軍勿憂,此乃符某酒後閒談耳,但說無妨。”
高行周見符彥卿不像加害於己,嘆口氣道:“老夫且不說天下英雄,單說當今中原朝廷,大敵當前排程不一,各軍指揮混亂,怕是命數已到。”
符彥卿輕輕拍拍高行周肩膀,壓低聲音道:“這正是符某要與高老兄說的。此次北上凶多吉少,你我能戰則戰,盡到臣子本分。至於成敗利鈍,非你我所能逆睹也。”
高行周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看了看眼前這個正當春秋鼎盛的將軍,他似乎已不是當年那個一心思國死社稷的少年豪傑,而是活成了一個亂世中該有的模樣……
—— ——
卻說二軍合為一處,飽食一頓後啟程急行軍北上,又行一百餘里,這天正行軍間,突然一名斥候飛馬趕來,滾鞍下馬向兩人稟報道:“報二位將軍!契丹軍別遣一支先鋒前來迎戰,距我軍不到五十里。”
高行周與符彥卿對視一眼,兩人都面色嚴峻,高行周喚來傳令兵道:“急令三軍,準備迎戰。”
軍令傳下,三軍氣勢正盛,呼聲震天。
片刻之後,軍前忽然又衝來一匹血馬,馬上騎兵身中四五支箭矢,已受重傷,高行周連忙令親信將他扶下。
那騎兵趕到高行周馬前,“撲通”一聲跪下,痛哭不止道:“求將軍救救張將軍!兄弟們兵糧寸斷,實在撐不下去了!”
高行周令親兵將他扶起,問道:“張敬達張將軍統領數萬大軍,如何一戰失利而一蹶不振?”
那士兵道:“回高將軍,張將軍本大敗叛軍逆賊,圍石賊於太原。奈何契丹皇帝率數萬鐵騎自雁門關出,經陽武谷南下來為石賊解圍,張將軍腹背受敵,不得已退守晉安寨。”
高興周點點頭道:“你冒死突圍,可敢再殺回營中報信?”
那士兵慨然道:“萬死不辭!”
高行周道:“你且告於張將軍,張將軍所屬皆是步卒,難以與契丹騎軍抗衡,且先繼續安守。待本將軍與符將軍親自率精騎來援之時,請張將軍從內策應。”
說罷高行週迴顧麾下諸將道:“誰敢送這位壯士回寨?”
問過半晌,眾將各自沉默,面面相覷,並無一人上前。
高行周喟嘆一聲道:“本將統率三軍,不得再逞匹夫之勇,乃至於軍中無一好漢!若有郭雀兒隨軍出征,何至於此?”
話音剛落,卻見眾將身後一少年慨然縱馬上前道:“高將軍何必輕薄我等?他郭威郭榮雖然厲害,在下這一杆鐵槍也不是吃素的!”
高行周定睛一看,卻見這少年將軍身材雄壯,面目英武,手持一杆丈八滾銀槍,頗有自己年輕時白馬銀槍的風采。
高行周當下不由得大喜道:“你是何人?現居何職?”
那人執槍朗然道:“末將太原人氏,名叫韓通,軍中兄弟都喚我‘韓瞠眼’,現是一名騎軍伍長。”
高行周問道:“你匹馬單槍去踹賊兵大營,可有畏懼?”
韓通瞠目握拳道:“這有何懼?憑在下一匹馬,一杆槍,管教他一千個來,一千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