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得三分者得天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瑜趁著官方暫停的機會,又強調了一遍勇士本場比賽“能不下手就不下手,能不對抗就不對抗”的原則,眾人都不敢大意,在防守端更加註意控制自己的動作。
歐文字來就不怕對抗,他是透過運球晃動、節奏變化避開防守,創造投籃空間,罰球一直不多,就算有主場優勢,也沒有幾次站上罰球線的機會。
樂福以前在森林狼有大量的低位單打,每場都能拿到很多罰球,來到騎士之後,戰術地位下滑,逐漸藍領化,罰球也少了很多。
今天,為了最大限度發揮主場優勢,盧指導給樂福安排了很多低位單打的戰術,勇士不敢硬扛,前兩場低位打不動的樂福,變成了低位殺器。
騎士的角色球員全體化身莽夫,拿球之後的第一反應不是投籃,而是埋頭往籃下衝,利用一切機會,製造身體接觸。
理查德傑弗森、史密斯、香珀特、特里斯坦湯普森都是勇勐無比,一改前兩場的唯唯諾諾,學著詹姆斯攻擊籃框。
被倫納德、格林蓋掉兩次後,他們才收斂了一些,變得謹慎了許多。
勇士防不住詹姆斯,還防不住別人嗎?
他們可沒有詹姆斯的身體和內線終結能力,格林和倫納德不用身體接觸,也能防下來。
騎士的進攻還是要靠三巨頭,張瑜的防守策略很明確,哪怕不能上身體,也堅持單防,只有在騎士打到禁區的時候,才進行協防,儘量減少外線的空位機會。
張瑜深知騎士射手群的威力,史密斯、錢寧弗來、理查德傑弗森、香珀特都是精英級別的射手,歐文、樂福的季後賽三分命中率更是在40%以上,絕對不能給他們機會。
在他前世,騎士輸掉的三場總決賽中,整體三分命中率都在33%以下,其中有兩場在25%以下。
在騎士贏下的四場比賽中,有三場的三分命中率在36%以上,兩場高於40%。
至關重要的g3中,騎士投出了48%的三分命中率,以120:90大勝勇士30分,也是這輪總決賽的最大分差。
勇士也是如此,贏下的三場比賽中,三分命中率至少也是和騎士持平,有兩場遠高於騎士,為勇士帶來了兩場大勝。
三分球就是兩隊的生命線,投進三分則生,投不進三分就死。
這就是小球時代,得內線者得天下已經過時了,現在是得三分者得天下。
所以,張瑜絕不能讓騎士投進三分,他可以容忍詹姆斯突破到籃下,頂著防守上籃得分——即使防守強度並不是那麼高,也絕不允許騎士射手群投開。
這種策略讓勇士給人的防守觀感很一般,歐文、詹姆斯、樂福屢屢衝擊內線得手,速貸中心觀眾席上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聲勢震天。
但在比分上,勇士卻一直維持著領先,甚至還在不斷擴大,從第一節結束時的6分,到上半場結束時的8分,再到第三節結束時的10分,騎士始終得勢不得分。
而這一切,只是因為三分比兩分多一分。
當騎士在勇士內線得分的時候,庫裡吸引夾擊,給隊友創造了很多四打三的機會,勇士投進了大量的空位三分球。
勇士防不住騎士的進攻,但進攻效率卻比騎士更高,反映到比分上,就是勇士一直領先。
詹姆斯衝到內線上籃,霸氣十足,回過頭來,倫納德投進一個底角空位三分,平澹無奇,卻讓詹姆斯的努力化為烏有。
裁判看到騎士一直落後,心急如焚,想要幫騎士一把,卻找不到出手的機會。
勇士在攻防兩端都有意控制身體對抗的強度,不給裁判響哨的機會,騎士也非常配合,防守端夾擊庫裡,輪轉速度又慢,給了勇士很多空位,防守強度很低,勇士不需要強打,就能完成終結。
上半場勇士球員還露出了幾次破綻,被裁判抓住,但隨後就學聰明瞭,能不下手就不下手,最後一下對抗也是能躲就躲。
你不是想得分嗎?我給你就是了,反正回過頭來,你也防不住我,我投進是的三分球,比你拼死拼活衝籃下還多一分,何樂而不為?
裁判只能瞪大眼睛,尋找一切可以吹哨的機會,甚至連續三個回合吹罰勇士的進攻犯規,但都無法改變場上的局勢。
只要騎士一直在夾擊庫裡,勇士就會源源不斷地獲得空位機會,可以一直投進三分球,進攻效率始終高於騎士,始終維持著領先。
盧指導認為自己找到了開啟勝利之門的鑰匙,但那把鑰匙卻是屬於勇士的。
最終,勇士以134:123擊敗騎士,大比分3:0領先,取得總決賽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