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燈亮起時,喧囂了一晚上的速貸中心,卻格外安靜。

耀眼的燈光下,克利夫蘭球迷呆呆地看著場中,沉默不語,前排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臉上佈滿了皺紋,眼含熱淚,面色悲傷。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勇士雖然一直領先,但分差一直在10分以內徘迴,騎士一直有翻盤的希望。

但直到比賽結束,這微小的分差也沒有被抹平,甚至沒有被縮小,它就猶如一道天塹,橫在騎士面前,始終無法跨過。

他們為詹姆斯的衝擊、為歐文的單打、為樂福的低位強攻歡呼了一整場,最後卻發現,這些東西加起來,也不如勇士投進的那些三分球。

半空中的大螢幕上,顯示著兩隊的資料統計,勇士49投25中的三分球,落在騎士球迷的眼中,是如此的刺眼。

nba此前總決賽單場三分球命中紀錄,是勇士在2013年總決賽g1投進的19個,今天,勇士打破了自己的紀錄,並且將其提升到了讓人望而生畏的25個。

將季後賽、常規賽全都算上,也沒有球隊能在一場比賽中投進這麼多三分球。

g1騎士也是全場夾擊庫裡,給了勇士很多空位,但勇士也只是投進了17個三分球,更多的還是空切到籃下得分。

但今天,張瑜將格林和阿德託昆博拆開使用,奧利尼克重新和主力陣容一起出戰,阿德託昆博出任輪換陣容的中鋒,提供對籃框的威脅,考文頓頂上四號位,,時刻保持場上至少有四個射手。

開闊的空間讓騎士的輪轉疲於奔命,也收穫了豐厚的回報,破紀錄的25記三分球,讓勇士的進攻效率始終高於騎士,打贏了這場對攻大戰。

庫裡全場被夾擊,只得到了18分,但卻送出了14個助攻,只有4個失誤,帶動了勇士的整體進攻。

為了減少進攻端的身體接觸,張瑜減少了對格林的使用,他的三分威脅不夠大,拿球后需要攻擊籃框,吸引協防後,再往外分球,會增加被防下來的風險。

這場比賽中,奧利尼克、倫納德、克來都多次直接給庫裡做掩護,接球直接出手,庫裡的助攻也因此增加了很多。

這也使得勇士全隊的得分都很平均,倫納德23分,克來20分,阿德託昆博16分,奧利尼克15分,格林12分,博格丹13分,加上庫裡,全隊一共7人得分上雙。

倫納德還是得分最高的那一個,他的進攻慾望比上一場更強,但由於球權全場都掌控在庫裡手中,他的出手數並不多,只有16次,但只要球到他手裡,就傳不出來了。

不管是不是空位,倫納德都會選擇自己來,空位就直接投,不是空位就持球單打,全場23分7籃板1搶斷1封蓋,沒有助攻。

張瑜注意到了倫納德格外高漲的進攻慾望,但並沒有在意。

倫納德開場被吹了一個體毛哨,然後被詹姆斯犯規,裁判也不吹,心裡有火氣很正常,而且他本來就是一個終結點,持球進攻本就在他的許可權之內。

騎士三巨頭都砍下了高分,詹姆斯36分,歐文31分,樂福26分,合砍94分,也是騎士唯三得分上雙的球員。

其他人理查德傑弗森8分,史密斯7分,特里斯坦湯普森8分,此外再無人得分超過5分。

勇士球員令行禁止,嚴格執行張瑜的戰術,單防三巨頭,寧願讓他們一直透過單打得分,也不給騎士外線投空位三分的機會。

騎士全隊一共投進了11個三分球,詹姆斯2個,歐文4個,樂福2個,角色球員中只有理查德傑弗森、史密斯、香珀特各投進了1個,整體三分命中率為33.5%,出手數少,命中率也不高。

雙方的禁區得分是64:31,騎士比勇士多了一倍有餘,完全“統治”了禁區,但還是無法彌補在三分球上的劣勢。

兩隊在中距離的得分相差不多,勇士以28:25領先3分,得分主要集中在禁區和三分線外,這也符合小球時代更注重效率的特點。

騎士是一支魔球化非常明顯的球隊,得分分佈一向如此,這也和詹姆斯擅長突破和傳球的技術特點緊密相連。

張瑜不喜歡魔球,但也不討厭,平常並不追求魔球化的打法,庫裡、倫納德、克來又都沒有投射死角,勇士的中距離得分佔比一向不低。

但今天,為了追求最高的進攻效率,和騎士拼對攻,張瑜特別強調了要增加三分的出手,三分出手次數佔據總出手數的60%以上,最後勇士也正是憑藉三分上的優勢,贏下了比賽。

勇士既然贏球了,按照慣例,比賽剛剛結束,詹姆斯就起身走向了球員通道,連續三場沒有在賽後和對手致意。

他走到球員通道入口的時候,兩側的騎士球迷強忍痛苦,安慰詹姆斯,但詹姆斯沒有理會,陰著一張臉,頭也不抬地走進了球員通道。

這要是一場常規賽,不管騎士輸得多慘,詹姆斯都會留下,和對手友好致意,然後和現場的球迷互動一番——如果是主場的球迷,他還會送出自己的球衣、球鞋,然後才離開球場。

但這是總決賽,還是送給對手賽點的一場總決賽。

前兩場還可以說是客場作戰,勇士佔盡天時地利人和,騎士輸球也屬正常。

但今天,騎士手握如此巨大的主場優勢,詹姆斯在禁區內17投12中,砍下全場最高的36分,歐文、樂福也都砍下高分,三巨頭合砍90+,已經做到了極致,打出了他組隊時的理想籃球,卻還是沒能贏下勇士一場,大比分0:3落後,出局就在眼前。

詹姆斯萬念俱灰,一點兒展示心胸、風度的心思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