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李延慶攜妻妾抵達了鄆州。

李重進如今困於鄆州,若非朝廷的調令,否則不能有絲毫動彈。

雖說李延慶身負重任,可過年還是應當與父母共享團圓,他暫且放下手頭的工作,早早來到了鄆州。

逗了逗幾個月大的小孫子,李重進迫不及待地領著三子李延慶進了書房。

落座之後,李重進就問道:“王溥那邊近來可有進展?”

他最關心的,自然是李延慶對王溥展開的“攻勢”是否順利。

李重進在宮中以及翰林醫官院皆安插有眼線。

根據線報,郭榮近來雖然病情有所好轉,但這大機率是迴光返照。

若郭榮當真親征契丹,就憑他那病入膏肓的身子骨,基本活不過明年。

而李重進在幾日前已經收到了郭榮的親筆密信。

在信中,郭榮先是稱讚了一番李重進的領軍水平,接著讓李重進做好領兵出征的準備。

北伐擬定在明年的一月份,屆時郭榮會親自擔任北伐統帥,李重進則會統領東路兵馬,沿渤海一線從滄州北上,牽制契丹的同時伺機從側面攻城略地。

既然郭榮親征契丹已成既定事實,李家為奪權所準備的周密部署自然也要隨之展開。

權力來源於軍隊,而軍隊又受制於樞密院。

只有搞定了樞密院,才能在郭榮死後的權力真空期內奪取大權。

樞密院的關鍵就在於魏仁浦這個樞密使,以及範質、王溥兩位參知樞密院事。

很不幸的是,魏仁浦已經可以確定就是趙匡胤的同謀,李家幾乎不可能爭取到此人的支援。

範質的態度一向曖昧,他與郭榮的關係並不緊密,也從不與任何武將派系往來。

不過李重進稱他與範質關係匪淺,在關鍵時刻一定能夠爭取到此人的支援。

那唯一需要就解決的問題就只剩下王溥了。

幸運的是,李延慶對王溥展開的“古籍攻勢”非常順利。

安家在整個南方都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在安清唸的求援信送達襄陽後不久,源源不斷的各式古籍便如流水般送進了開封城。

再加上烏衣臺在周朝各地的不懈努力,李延慶終於靠著海量的古籍砸動了王溥的心。

其實王溥真的不想與李家有過多交集,怎奈李延慶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當然了,王溥也並未就此倒向李家,他只是給出了一個模糊的承諾: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欠李家一個人情。

這其實就夠了。

李延慶所求的不多,只是希望王溥在未來的某個關鍵節點,能夠稍稍倒向李家即可。

“這事你辦得很好,有勞你了。”李重進對三子的工作表達了高度認可。

時至今日,李重進早已知曉自己的三個成年兒子就這老三能辦成事。

長子李延順空有一身武藝而無頭腦,而且還崇拜郭榮;次子李延福雖工於心計卻眼界狹隘,只看得見李家這一畝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