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均衡之道(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想讓你擔任衙內指揮使,執掌我麾下二百牙軍,兵力雖不多,但個個都是精銳,也算是我的私人親衛,輕易不會上戰陣,你就跟在我身邊好好學習戰陣知識,順帶用這兩百牙軍小試牛刀。”
李重進對三子的安排不可謂不周到,他不想讓三子遭遇風險,又要讓三子有可以歷練的地方,這新組建的牙軍正是最佳去處。
為了給三子構築一個良好的歷練環境,李重進是煞費苦心,這兩百牙軍裡有不少是當初護送李延慶南下滁州的老熟人。
對於父親的提議,李延慶並不意外。
李延慶是正兒八經的文官,想投筆從戎可沒那麼容易。
擺在李延慶面前的有兩條路,其一就是大大方方地向朝廷提交文轉武的申請,爭取朝廷的批准許可。
其二就是繞過朝廷,直接加入節度使的私兵,也就是牙軍。
第二條路是最簡單、最容易實現的,也是最安全的。
“阿爹的安排很是妥當,孩兒並無異議。”
話雖如此,李延慶心中還是略微有些小遺憾,他知道自己此行大抵是難上前線了。
男兒大多有一個戰場夢,李延慶也不例外。
但李延慶揹負的太多,他的身份不允許他以身涉險。
事情談妥,李重進臉上浮現笑容:“好了,先吃飯,一會還要接著趕路。”
......
顯德四年的春天註定是一場多事之春。
同一天中午,當朝首相範質正在政事堂的耳房裡用餐。
陪同用餐的,是當朝侍御史知雜事張湜。
這半年來,靠著範質的扶持,張湜在御史臺辦成了重要幾樁案子,漸漸站穩了腳跟,與範質的關係也是愈來愈緊密。
張湜是個很有想法的官員,他夢想著有朝一日能進入政事堂,一展他心中抱負。
順帶,還能坐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執之位。
嗯,當宰執只是順帶的,絕非主要目的。
張湜這當小姐還要立牌坊的性子,範質是一清二楚;張湜相當宰執的野心,範質心裡也是門兒清。
但範質無所謂,最起碼張湜能幹事,還聽話,是條聽使喚的乖乖犬。
至於張湜以後能否實現他的野望,範質既不在意也不會施以援手,全看張湜自己的造化。
張湜今日陪同範質用餐,順帶彙報最近的工作狀況。
“翰林院今日已經完成了對刑統的稽核,下一步,便是交由國子監雕版印刷,並在全國施行。”
張湜這幾個月最上心的,便是刑統一事。
刑統由前大理寺卿劇可久編寫草稿,再由張湜潤色,最終交由範質批閱。
至於翰林院的稽核,那只是最後一步的表面工程。
若是這大周刑統真能在全國施行,那他張湜頭上就能多上一筆大大的功績,對他日後高升極有益處。
在張湜多次催促下,翰林院在今日終於是完成了最後一步的稽核。
張湜已經迫不及待準備收割功績了。
範質慢條斯理吃了兩口飯菜,放下筷子:“翰林院這次不算慢,國子監那邊只要招呼一聲就好了,但現在問題並不在這兩處地方。”
經歷過貪墨販書款一案後,國子監如今是唯御史臺馬首是瞻。
張湜冷不丁被範質澆了一盆冷水,連忙問道:“莫非,是聖上?”
範質輕輕頷首:“不錯,聖上醉心於南征,這刑統一事恐怕只能暫且擱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