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非你莫屬(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翟守珣無能狂怒,肺都快氣炸的時候,李延慶與父親李重進已經悠悠哉哉吃上了午飯。
一行人暫歇的腳店雖然規模不大,但畢竟是開在開封城邊,呈上的菜品倒也還算可口。
李家父子兩人圍坐方桌前,桌上是熱氣騰騰的酒菜,桌下是燒得正旺的火盆,將深冬的寒氣盡數驅散。
李重進夾起一大筷煮羊肉,塞入嘴中,一邊嚼一邊問道:“三哥兒,等到了鄆州,我就安排你從軍,你想幹哪個差事?”
“孩兒對軍中之事不甚瞭解,還是阿爹替孩兒安排吧。”李延慶倒也不是妄自菲薄,他對鄆州的州軍確實是知之甚少。
李重進嚥下羊肉,端起酒碗哈哈大笑:“別說你不瞭解了,我這鄆州節度使對鄆州的州軍也不怎麼了解。”
一口乾完一碗溫熱的淡酒,李重進打了個酒嗝,接著問道:“倒是有個適合你的差事,不過,我想先問問你,日後若是領軍,你是喜歡在陣前身先士卒,還是喜歡在幕後決勝千里?”
李延慶稍作思忖,回道:“若是領軍,孩兒想像阿爹這般,既能身先士卒,又能決勝千里。”
這並非李延慶刻意吹捧,而是李重進確實當得起“身先士卒、決勝千里”這八個字。
雖是先帝郭威的侄子,但李重進從軍時,郭威不過是軍中一小將,他並不能從郭威那得到太多助力。
李重進只能從軍中底層幹起,在陣前浴血奮戰,幾度出生入死,終於在軍中出人頭地,博得了手下士兵的愛戴,也博得了舅舅郭威的喜愛。
正好當時後漢建立,郭威身為後漢高祖劉知遠的親信,雞犬升天成為了樞密使。
郭威當然不會忘記自己的親外甥,李重進便順理成章躋身禁軍高層。
待到郭威篡位成功,這就有了威震南北的周朝大將李重進。
所謂虎父無犬子,李延慶身為備受李重進期待的李家三子,若是從軍,志向當然要向父親看齊。
李重進嚴肅道:“志圖高遠雖好,可從軍切不可好高騖遠,你要切記,無論幹什麼都不應該好高騖遠。”
李延慶微微點頭:“阿爹教訓的是,孩兒謹記於心。”
“你不適合身先士卒。”李重進再度拿起筷子,一邊往碗中夾菜,一邊說道:“小時候你練了些武藝,但很快就被我制止,雖說你這兩年又重拾武藝,但那並非戰陣之藝,你在軍中身先士卒風險太大,咱們李家承擔不起。”
在這冷兵器時代,士氣決定軍隊的凝聚力,一旦軍隊士氣低落,便會兵敗如山倒,士兵也會做鳥獸散,所以陣前作戰的死傷率其實並不高。
可即便陣前死亡率不高,偶爾也會有意外發生。
就在去年五月,徐州節度使武行德的兒子在濠州城下死於流矢。
有前車之鑑,李重進自是不敢冒任何風險,他還指望著李延慶將李家發揚光大呢。
李重進又夾起一塊烤得外焦裡爛的豬肘,輕輕吹了口氣,接著說道:“當時我一心想著讓你從文,你大哥與二哥負責繼承我的衣缽,現在看來,你二哥不太頂用,郭榮又不肯放你大哥出外,如今你正好賦閒在家,我便想著讓你到軍中來歷練一番,看看你是否有領軍的天分。”
說罷,李重進三兩口便將這塊流著肥油的豬肘就地消滅。
在唐末及五代初期,武將的培養主要依靠家族傳承。
譬如一位父親當了統治節鎮的地方武將,那他便會將自己的兒子安排進地方州軍任職,這一方面可以加強對地方軍隊的掌控,也可以起到培養繼承人的作用。
而如今,地方武將的權力被裁撤殆盡,最基本的繼承權早已收歸中央,地方軍權也被朝廷委任的兵馬都指揮使拿走。
大部分地方武將已不再安排自己的兒子進入州軍,地方節鎮也失去了培養年輕武將的作用,這一責任便落到了中央朝廷的頭上。
那麼,朝廷又是如何培養年輕武將的呢?
很簡單,就是召入宮中做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