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四面環敵(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郎君,揚州江、寧府都沒訊息,負責送信的弟兄倒是從廬州打探到了情報。”
鄧二今日還真帶來了新情報。
這年頭交通不便利,烏衣臺各辦事處之間傳遞資訊只能靠人送達。
滁州辦事處下轄的半數人員,其實都是負責送信的。
今日這份情報,就是一名烏衣衛從壽州送信歸來,途經廬州時打探到的。
李延慶來了興趣,放下手中文書,問道:“哦,廬州?什麼情報?”
鄧二頓了頓,組織了一番語言,這才回道:“廬州兩日前有幾百南唐軍犯境,目前就駐紮在舒城縣南邊,守將趙匡贊似乎並未有出兵救援舒城縣的動向。”
滁州西邊緊挨著廬州,廬州州治合肥縣在廬州的東北端,舒城縣則在合肥縣的西南端。
舒城縣往南,就是剛被南唐奪回的舒州。
唐軍已經敢進犯廬州了麼...李延慶面色有些凝重。
廬州的駐防部隊,並非舒州、蘄州那樣的雜牌地方軍,而是實實在在的五千鐵騎軍精銳。
李延慶早已收到父親送來的軍情,清楚蘄州、舒州都已落入南唐之手。
按照南唐主將朱元之前的進軍路線,他的下一個目標理應是更西邊的黃州。
可如今,朱元不去攻佔空虛的黃州,反而要來啃廬州這塊硬骨頭。
朱元哪來的底氣?是南唐朝廷見西線形式大好,又給朱元增派了援軍?
可若是南唐增派了援軍,為何江寧府辦事處沒能有所察覺?
李延慶心中一連冒出了好幾個疑問。
略作思忖,李延慶吩咐道:“明早派兩弟兄去廬州跑一趟。”
廬州在淮南的戰略地位不算高,烏衣臺人手又很有限,因此並未在廬州設立辦事處。
唐軍入侵廬州發生在兩日前。
可直至今日,廬州刺史趙匡贊卻並未給滁州發來公文通報。
要想探知更明晰的情報,李延慶要麼等壽州大營的父親發來密信,要麼就只能派烏衣衛去查探了。
主動比被動好,李延慶喜歡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不想眼巴巴地等壽州密信。
鄧二當即回道:“是,屬下回去就安排。”
李延慶點了點頭:“好了,若無他事,就回去吧。”
很快,鄧二就從後門離開李府。
李延慶將桌上的文書放入抽屜,仔細想了想,又將整個抽屜內的文書全都拿出來堆在桌上。
細細看過每張文書,李延慶取來燒艾草繩的銅盆,一張一張將大半文書焚燬。
剩下的一小半,則裝進了床下的一口小木箱裡。
滁州東面,五萬唐軍在瓜步渡口虎視眈眈,張永德又抽調了五千守軍北上,西面的廬州也不安生,北面的濠州、泗州一直在南唐手裡。
如今的滁州,可謂是四面環敵,危機四伏。
是該做好跑路的準備了...李延慶將所有文書收拾妥當,召來李石,吩咐道:“廬州已有唐軍出沒,如今局勢危急,要時刻做好撤離的準備,馬匹、乾糧、衣物等應急物資要備妥,還要叮囑弟兄們做好保密,切不可在城內引起恐慌。”
李石聞言一怔,當即沉聲回道:“郎君放心,在下這幾日會讓弟兄們都待在府上,絕不會透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