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當徐徐圖之(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完人事調動的文書,郭榮望向範質,饒有興致地問道:
“範卿怎會想到讓李延慶去洛陽?”
郭榮對範質挑的這個人選,甚是滿意。
拋開能力不提,光看身份,李延慶乃是李重進的三子,據說還很受李重進看重。
李重進如今手握周朝泰半精銳,近七萬大軍,若有異心,後患無窮。
郭榮本來已經將李重進的長子帶在身邊做人質,沒道理再向李重進索取兒子為人質。
以升官為名,將李延慶調去洛陽,同時也可作為人質看管,可謂是明正而言順......
思緒飄忽間,郭榮的右手不自覺地按到了一紙公文上...這是今日剛到的急報,來自壽州:因濠州唐軍異動,張永德星夜趕回下蔡浮橋防備,六合縣防務已委託給殿前司都虞候趙匡胤。
郭榮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濠州城裡的唐軍僅僅一萬出頭,駐守下蔡浮橋的控鶴軍雖然抽調了一萬南下,但還有一萬控鶴軍留守原地,濠州唐軍就算是傾巢出動都難以撼動浮橋,張永德這時候回下蔡,是否與竇儀之事有關係?
若果真如此,那張永德與李重進是否已然捐棄前嫌攜手合作?
若他們當真已經攜手而合作,又該如何應對?
越想,郭榮就越覺得範質選挑李延慶任監察御史很是巧妙。
郭榮對人選滿意,全在範質的預料之內。
範質為郭榮效力兩年多,早已摸清了郭榮用人的喜好與習慣。
“回陛下。”範質抖了抖衣袖,徐徐說道:“李延慶此人身份特別,出身武家,卻投身文官,兼具武將之勇猛與文官之細膩,或能配合竇儀稍解洛陽之危。”
“洛陽之危...”
提及洛陽,郭榮的臉色明顯暗淡下來:“範卿,朕並非不恤百姓,只是洛陽局勢複雜,朕有些無從下手...”
洛陽最大的問題,就是名為“十阿父”的勳貴亂政。
亂政之勳貴,以郭榮生父柴守禮為首,還有數名高階武官的父親。
郭榮既不敢懲處柴守禮,也不敢輕易拿這些高階武官的父親開刀。
武將是皇權的根基,郭榮說到底也是武將出身,郭家能登上皇位正是因為禁軍武將們的鼎力支援。
郭榮沒法去刨自己的根。
說著,郭榮輕輕揉了揉鼻樑骨,語氣中帶著一絲痛楚:“朕也有苦衷。”
郭榮這會覺得當皇帝著實有些難受,乃至痛苦。
整日整夜為國操勞,卻又處處受挫,這也幹不了那也幹不了,凡事都得逆著本心來,簡直讓人精神崩潰。
範質能理解郭榮的苦衷,這般情形他為官三十年來見得多了。
亂政就是亂政,對百姓有百害而無一利,範質對所謂的勳貴亂政最是深惡痛絕。
但範質深知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中原由武人掌權的傳統已經延續百年,要想“撥亂反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須得徐徐圖之,在不招致武將叛亂的前提下,逐漸將權柄奪回到文官手中。
範質收攏思緒,輕聲回道:“有竇儀擔任西京留守,當可稍解洛陽之危局,但此舉毫無疑問會招致武將的抗議,還請陛下早作準備。”
呵,抗議?已經到了...郭榮右手手背青筋乍現,語氣淡然自若:“範卿不必為此憂慮,朕自有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