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來安民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推官衙門裡審了一整日卷宗,待到放衙,李延慶返回家中,立刻召集李石、錢長生與朱良三名親衛頭領。
李延慶端坐書案後,看著三名得力部下:“我已接下往六合縣運送糧草的任務,三日之後卯時一刻,第一批糧草就要出城。”
李石跟隨李延慶時間最久,聞言知意,當即回道:“屬下明白,回去之後立刻知會弟兄們,弟兄們休息半月,已是精神抖擻,這運糧的活計自是不在話下。”
李延慶點了點頭,環視三名部下:“運糧時切不可大意,如今揚州境內亂民遍地,路上風險甚大,弟兄們都必須警醒起來,這幾日要多加操練武藝和陣型。”
隨著韓令坤將部隊收攏到揚州城中,遭受橫徵暴斂、失去生存物資的百姓沒有了軍隊的監視,立刻就轉化為亂民與叛民,缺少軍隊鎮守的地方縣衙僅能勉強護住縣城周邊,其餘鄉里早已無暇顧及。
六合縣亦屬於揚州,目前局勢很不容樂觀,隨著趙匡胤的進駐,亂民雖會有所收斂,但仍舊不可大意。
錢長生初生牛犢不怕虎,拍著胸脯,豪氣干雲:“我等俱是精銳,運糧時披堅執銳,區區亂民自是聞風而逃!”
老成持重的朱良先瞪了錢長生一眼,而後轉頭對李延慶沉聲道:“郎君教訓得是,弟兄們最近實在鬆懈,明日一早,在下就將弟兄們都叫起來狠狠操練。”
少了軍隊的氛圍,士兵們往往很難維持刻苦的日常操練,李延慶明白這個道理,因此倒也不會歸罪到護衛身上。
“嗯,多加操練總是好的。”李延慶略感後悔,之前忙於公務,忽略了對親衛的操練,如今他們已經鬆懈半月有餘,再上陣時恐怕七成戰力都難發揮出來。
將操練親衛的命令吩咐下去後,李延慶進到餐廳,飯菜已經佈置妥當,吃貨司徒毓也早已就位。
李延慶拉出椅子坐下:“你今日初掌州獄,感覺如何。”
趙匡胤領兵出城前,撤銷了臨時軍巡院,將執掌州獄的權力交還給了司法參軍司徒毓。
“州獄陰森可怖,無甚意思。”話音剛落,司徒毓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他壓根就不想執掌什麼勞什子州獄。
李延慶卻不急著吃飯,接著教訓道:“從明日開始,你就是名正言順的司法參軍,州獄由你全權管轄,你切不能鬆懈。”
“三郎放心,我曉得的。”司徒毓嘴上雖然答應得痛快,心中卻全然不在意:反正三郎已經向朝廷遞交自己蒐集罪證的功績,想來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能得到表彰,升官加薪也極有可能,州獄裡大部分囚犯也早已處置妥當,目前就關著二十名不到的囚犯,每天去巡視一遍就差不多了,不出亂子就行......
滁州城內的幾名主官,心思都和司徒毓差不多,他們都認為,就目前的局勢來看,朝廷應該在滁州支撐不了幾個月,只要不出亂子,安安穩穩等到朝廷撤退,到時候政績自然就能到手。
然而世事往往不會如人所願,當每個人都兢兢戰戰,希望不出亂子時,亂子它會自己找上們來。
第二日上午,李延慶正在公廨內整理卷宗,忽然就有知州馬崇祚的親吏找上門來。
李延慶跟著親吏來到知州衙門,判官高錫以及守將韓重贇已經到了。
見三人臉色皆沉重,李延慶心知出了大事,連忙走到馬崇祚公案面前,問道:“馬知州,發生何事了?”
“李推官,來安縣白塔鎮有叛民作亂,人數還不少,目前白塔鎮已被叛民佔據,鎮將以及二十二名駐守士兵皆喪於叛軍之手,僅有兩名士兵逃回來安縣。”馬崇祚一張老臉有些蒼白。
白塔鎮位於來安縣的最北端,背靠群山,地勢險要,人煙也很是稀疏,但畢竟是個鎮,還是派了一隊士兵駐守。
鎮將以及二十二名士兵皆墨?李延慶一開始有些不敢相信,這二十幾名士兵可都是殿前司的精銳,能將這一隊精兵近乎全殲,叛民沒個三五百人是做不到的。
而來安縣哪來的三五百叛民?天上掉下來的麼?
但看到韓重贇鍋底般的黑臉,以及知州馬崇祚滿臉愁怨,李延慶知道這事做不得假。
略微思忖後,李延慶的面色逐漸嚴峻,問道:“這夥叛民,是來安本地人,還是從其他州縣流竄而來?”
“並非來安縣人,而是揚州那邊的。”韓重贇雙手抱胸,語氣沉悶。
揚州?李延慶馬上就回想起來,約莫七日前,揚州曾發來軍報,稱有一夥亂民逃進了來安縣北部的山區。
難道攻破白塔鎮的叛民,就是這夥揚州來的叛民?
可州衙之前不是曾委託過駐守泗州的張永德部圍剿叛民嗎?張永德事後也曾發來信函,自稱已經將叛民剿滅乾淨。
莫非,是張永德並未將叛民剿滅乾淨?
李延慶收攏思緒,剛想發聲,判官高錫卻突然開口:“那是否應該再向張殿帥發去信函,拜託他多操勞一番?”
“不妥。”馬崇祚毫不猶豫就將其否決,並擺了擺手:“高判官,判官衙門公務繁忙,你還是先回去處置公務吧。”
高錫明白自己說錯了話,略微遲疑一會,旋即轉身離去。
李延慶瞥了一眼高錫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吐槽:這高錫的為官水平當真堪憂,若是滁州州衙再拜託張永德去平叛,那豈不是打了張永德的臉?他張永德可是信誓旦旦地聲稱,這股叛民已經被悉數剿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