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楊家父子二人自被劉秀調到那陰平關去,為的也就是賣那楊家父子一個好,以求能拉攏這對父子。

畢竟楊家父子在蜀軍中的威望實在是太高了些,只要有這對父子相投於劉秀,那麼劉秀坐上蜀主的位置那就是板上訂釘的事情。

劉康自然是明白這些,但他默許了劉秀這般做,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劉秀竟然把楊家父子二人全部拉到那陰平關去。

“二十五萬大軍啊,你竟然全部給了那楊家父子,難道你就是為了向他們顯示你那該死的大度嗎?你這蠢貨。若不是你大哥派人捎來這信來,我還一直被你這蠢貨矇在鼓裡,到時候我蜀國被人滅國了,我都還不知道。”一說起這事兒,劉康又忍不住朝著那劉秀一腳踹了過去。

“父王,不是的,不是這樣的,父王,你請息怒,聽我說。。”一時間,劉秀頓時急了。

最近這段時間,劉秀一直都在加緊地拉攏朝中諸多大臣,軍中諸多大將們,他已經有些等不急了,已經開始在準備著。

若是可能,劉秀甚至會直接揭竿而起,到時候幽禁劉康,自已登基稱王。

而那楊家父子,特別是那楊任,卻是一直忠於蜀國,對於任何一位公子的拉攏都是不偏不倚,只站在中間。

可是,這楊家父子又是蜀軍中的大將軍,其威望就如同秦國當年的梁鎮一樣,乃是蜀國第一人,無人能及,這般人物,不投靠劉秀,之讓劉秀很是著急,正好秦國又有攻打蜀地之心,所以在種種條件之下,劉秀利用手中權利,讓這楊家父子領兵去鎮守陰平關。

若是楊家父子在那陰平關處擋住了秦軍而得了大功,那楊家父子自然是不能忘了劉秀他的好,因為當初正是他劉秀下令讓他們父子二人來此關上立此等大功的。

而若是這楊家父子在這陰平關上戰死,那對於劉秀來說那就更好辦了,這陰平關上二十五萬大軍,到時候可就要歸他劉秀所有了。

有了這二十五萬大軍,他劉秀想做什麼事情,整個蜀國內還有誰敢吭上一聲,他那幾個哥哥,弟弟們又有哪一個敢再跟他劉秀爭?

只是這些,劉秀都不能公之於眾,說之於口的。

咬著牙,劉秀對於那無能的卻只知道使絆子的大哥劉英更是氣得恨不得嚼其肉,喝其血。

這劉英估計是位隨他父親的主,年紀輕輕就已經開始變得昏庸而無能,處事不明,斷事不銳,但這該死的傢伙卻佔著自己是蜀國長公子的身份,而一再橫家阻攔著劉秀,對於劉秀,只要有一丁點可以打擊到他的,這劉英也不會放過。

再說,不論是哪朝哪代裡,總是缺少不了一些投機倒把想著立個傀儡皇帝而自己手握大權之輩。當初秦國裡那準備立涼王李延的前司馬,司空如此,這蜀國自然也有此等人物的。

這劉英這般的無能,朝中一些想著投機倒把之輩,自然是以這劉英乃是蜀中長公子的身份而大做文章,是大力支援著他。

這又如何能不讓劉秀憤怒。

“孤還沒死,你這小畜生就想尋隙作亂了嗎?來人呀。。把這畜生給我拖下去,沒有孤的命令,誰也不準接近他的府邸。有違者,殺無赫。”一聲怒吼,劉康已經是震怒了,這關係到他蜀國的國本之事,關係到他劉康是否還能繼續這般逍遙下去,劉康自然是不能如此輕易放過這些人的。

以蜀地之地利,有陰平關,陽平關,劍閣,陽安關等諸多關卡為防,以蜀地之富饒,只要不是太無能之將,藉著雄關之利,何人能攻得來這蜀地。

“父王。。。陰平關不能沒有楊家父子,否則南鄭危矣,我蜀國危矣,父王。。。”聲音漸行而漸遠,但劉秀仍然在嘶聲力竭地嘶吼著。

他劉秀可以不登基稱蜀王,但他仍然是這蜀地最具才能的公子,甚至是親王,可是,若蜀國滅了,他就什麼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