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狂潮(補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呂莽,你且前去看看西營出了何事,為何有如此多百姓圍於此處?”因著李顯是住在貿林太守府內,倒不是住在這西營裡,所以,今天才會一大清早的就帶著八名侍衛往這邊跑來。
只是待得李顯到這西營外後,確是見得這西營之外,此刻,確是圍攏著一堆的百姓,那是裡也三層,外也三層的,只把個西營是圍得水洩不通的。
李顯一時間沒摸清楚情況,自然是不想貿然進去,只待在遠處,等著那呂莽把訊息給打探屬實了,他再進大營也不遲的。
呂莽來回的倒是很快,還沒盞茶時間,呂莽便一片興奮的拍馬往這邊奔來。
“將軍,將軍。。。大喜啊。。。”還隔著老遠的,呂莽便高聲的叫喊起來。
“何喜之有?”看著大營被百姓給圍觀,李顯早就黑著一張臉來,又哪裡還談得上什麼喜不喜的。
“稟將軍,那些圍在營內不肯走的都是這貿林郡下諸縣及周邊諸縣的一些百姓,他們是來參軍的。”此時的呂莽臉上,那是充滿了興奮與驕傲的。
在民間,總流傳著句好男不當兵的說法,所以,在以前,想要徵兵,那是完全談不上什麼自願不自願的,通常來說,那都是強制性的推行按戶抽丁制的。
每戶人家,有青壯五人者,最少要三人入軍,每戶青壯只有三人者,亦是要抽掉一人入軍。每家每戶都需要如此,屬於強制性的國家軍事行為。
可是,不管是哪一支軍隊或者說是哪一個國家,都不曾出現過有百姓中青壯自願千里迢迢來入伍的。
“參軍?這又是怎麼一回事?”雖然李顯對於天下間實行的募兵制並不太瞭解,可是,他亦是知道,想要讓百姓熱情高漲的來當兵,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聽得呂莽這般一說,李顯倒是大為奇特起來。
“稟將軍,這些百姓都是貿林周邊郡縣裡連夜趕過來的,他們是聽說將軍的大軍是來打月支人的,他們就來報名參軍入伍了,只是營內諸位將軍沒有大王你的命令,他們誰也不敢收人。”站於一邊,呂莽恭敬的答道。
對於呂莽來說,有青壯自願千里迢迢來投軍,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而且剛才聽那些青壯們說,不出半個月,這整個涼州之地的青壯都會前來,一起報名加入李顯帶領的驍騎營,準備西征大宛國之事。
“先進營在說。”李顯一聲呼喝,身後八侍衛,分出四人當先去開道,四人護在李顯身後,九個人,就這般往西營奔去。
還好,來這的都是一些老實巴交的青壯百姓,其中更有一些是這貿林城裡土生土長的人,昨日驍騎營雄風,他們可是站在那城牆上,看得一清二楚,而對於這驍騎營的主將,自然也是看見過的,這會見得李顯本人,更是親自到場,場地中有認識李顯的人也不知道誰喊了一句“李將軍來了,大家快讓開,讓李將軍進營。”
一時間,原本還有些鬧哄哄的人群,一下子就變得安靜下來,而在李顯跟前,原本擠得是連前頭四個侍衛都分不開的人群,一時間,在李顯馬頭前,竟然是自動的分出一條道來。
李顯點頭向身旁諸百姓致意,爾後拍馬昂然直入西營。
~~~~~~~~~~~~~~~~~~~~~~~~~~~~~~~~~~~~~~~~~~~~~~~~~~~~~~
西營內主帥大帳中,左邊分別是步兵營營長黃泰,劉明,荀則,槍兵營營長,葉步,方悅,右邊則是強弓營營長,呂亮,餘新,郭棟及騎兵營營長馬起,王平二人,再加上算是驍騎營半個主帥的蕭謹,整個驍騎營裡的營長此刻卻是全都集中在了李顯的中軍主帳中。
確是李顯一入西營內,就把這些軍中的主將們全都給招了來,並詢問營外青壯要求入營之事該如何解決。
驍騎營內的將士,不管是誰,就算是其中的一個小兵兵,曾經的他們,那也是精銳的存在,而當初李顯在組建驍騎營時,所取用的這些士卒,就是這各軍中的一部份精銳。
精銳,何謂精銳,這並不是說只要你身經百戰就是精銳,嫻熟的作戰技能那只是他們的基本,他們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要有冷靜的頭腦,要有泰山崩於面前而不變色的勇氣,要有必勝的信念和決心,符合這一切條件者,那才能算是一個精銳計程車卒。
可是,營外那些百姓們,他們一沒有經過訓練,連最基本的作戰技能都沒有,二沒有那一份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勇氣與決心,所以,他們只能是百姓,而不是一名合格計程車兵。
可是,這涼州甚至是更遠的州郡內,此刻皆有人結伴而前往這涼州而來,準備著投軍入伍。李顯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給拒之門外。
因為,若是李顯把所有人都拒之門外了,那麼,以後驍騎營再想著擴建,那隻能是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