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不可否認,這個時候的歐美文化修養的確平均高於世界各地。焦盆人也尤其喜歡這種描寫普通人的愛情故事。

甚至他們還有種物哀的異化審美,也是公知們最喜歡吹噓的精神世界領先。還是因為吃飽穿暖領先太久。

更喜歡這些矯情的東西。

於是當一頭蓬亂短髮,身形扭曲的天海出現在大銀幕上,跟所有焦盆人印象中那個高挑、中性又瀟灑的身影反差太大了。

只一眼就會驚呼。

所有焦盆觀眾應該都想不到,那個近乎唯美的中性符號,居然會演這麼個女人。於是先入為主的就有種,哇,希佑的演技太棒了!

沒錯,只要能接受女主角的外表,《海角》就一定會讓觀眾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演技上。而且是演殘疾人。

無論在哪個戲劇類別裡演殘疾人都是很有挑戰性的專案,難度就在於盲人、啞巴、身體殘缺的特點,怎麼才能演得自然不做作。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故意誇張的演繹,往往就是表現力不夠。天海則在這部電影裡奉獻出了一次教科書式的殘疾人表演。

先是從動態把先天性關節炎飾演得惟妙惟肖。

接著那「不好看」的面容,卻在認真作畫的時候,真情流露出誠摯而笨拙的笑容。輕而易舉的叩開觀眾的心靈,不自覺的跟著代入情緒,情不自禁的讓觀眾淚溼眼眶。

看女主角拖著不完美的身軀,帶著愛和希望生活,身體殘缺但靈魂飽滿,就像龜裂的荒地裡長出鮮花。

開得那麼用力,那麼絕望卻又讓人無法忽視。看完這些,很難想到天海不是殘疾。

每個動作、表情都不是多餘的可有可無。即便是最簡單的一個表情,笑。

在不同的時間節點,笑的含義,笑的情緒都不同。而天海能把每一次的笑都表演得恰到好處。

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她塑造的人物形象,完全不夾雜自己的性格。

演這個醜陋笨拙的鄉下女人,那就是這個角色該有的性格,用人物的人格魅力去打動觀眾。演完之後觀眾們幾乎完全忘記這是天海。

能把自己變成角色,這才是演員演技高超的體現。

其實對天海這種演員來說,這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角色。

不是那種故意扮醜然後反轉打臉的娛樂劇,而是徹徹底底的放棄自己優於常人的外表,去飾演普通人,觀眾也不會受到他們的外貌影響,只在乎角色演技呈現。

這讓天海出現在任何一處影院見面會,都會受到全場起立鞠躬的盛大場面!這可是給表演藝術家才有的待遇。

甚至連荊小強跟在旁邊都沒法掩蓋住她的光芒!

哪怕荊小強在華爾街股市拿下了單支股票千億美元身家,帶著萬眾矚目的氣勢駕臨東京,電影觀眾們還是由衷的先感謝天海帶來這場美好愛情故事。

高挑的姑娘幾乎是第一次公開並肩和孩子爸走在一起。

一身黑色長西裝、闊腿褲加高跟鞋的穿著,露出紅色打底胸圍,格外修長的身形再帶點妖嬈的氣質。跟銀幕上的殘疾女子有天然之別,這麼又美又飆的女神,竟然能演出那麼純淨、善良、陽光、努力的普通人,掌聲不由得再熱烈些。

天海的眼圈忽然有點泛紅。記者們簡直如獲至寶。

你們這牽手進場又淚目的樣子,是希佑終於忍不住覺得自己有挑戰理蕙或者明萊的實力了嗎。一邊拼命拍照,一邊迫不及待的向女主角發問。

天海那纖長的手指抓握住荊小強掌緣,還帶點少女氣的搖搖。

才笑著接過麥克風對全場觀眾解釋:「這是圓夢呀,三年多以前,第一次見到羅桑

,他就告訴我,我會是個很好的女演員······而不是我過去十年都在演的男役,從那時起,我頂著無數不看好我的說法,在羅桑的陪伴下前行,感謝羅桑,感謝有你們,能讓我看見女人最美好的幸福,阿里嘎多。」

荊小強本來被她牽著跟上鞠躬呢,誰知天海趁著整個劇組主創成員都在彎腰低頭的時刻,居然直接拉拽荊小強抱住熱吻!

她什麼時候在乎過情侶、夫妻身份了,她最在意的是荊小強這份知己的心。現場觀眾只能一片驚呼了!

但是對比下站在另一邊的李和信,影迷們肯定覺得還是羅桑更配得上我們的希佑公主!掌聲祝福吧。

其實李和信對荊小強的情緒,又何嘗會比天海少半分呢。

畢竟整部電影,能夠在天海希佑如此稱道的演技下,保持整場對手戲不讓觀眾覺得突兀有破綻,就說明他的演技同樣比肩。

粗魯、笨拙但又口嫌體正直的爺們兒,甭管在什麼文化背景下,其實都差不多。

荊小強選擇右岸來拍這部戲都成了無意中的神來之筆,在那個海角小漁村,無論是環境、穿著,都帶著焦盆和東南亞漁村的混合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