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井噴(第2/2頁)
章節報錯
讓觀眾輕而易舉的放棄了對國家、文化、意識形態的認知,似是而非的環境就像個虛擬空間。專注營造出如此細膩現實的幸福故事。
李和信一直被嫌棄,帥不夠好,女幹不夠壞,高不成低不就的難以有角色型別,外形特點上始終沒法定位成合適的主演。
似乎註定只能當配角。
結果卻在這樣一部溫情爆棚的電影裡完全釋放出他最澎湃演技。
老實說他這部戲的演技難度,遠超伊麵的戰場演繹,甚至比瓊尼的傑克船長那種嬉笑怒罵都難得多。在一部整體沒有太大波瀾衝突的電影裡面,平穩輸出表現力,從平淡中見功底,細微裡見真章。
他甚至在黎鞍的引導下,自己設計了個扭脖子的小動作,既表現了脾氣不好沒文化的氣質,又能體現那種笨拙的倔強。
最後呈現在影片中,就是個活生生的糙爺們兒,卻看不到半點平京地道味。
這種完全投入到表演中,塑造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角色感受,不就是李和信連自家商場日進斗金都感受不到的快感麼。
天海都說這傢伙有點怪,整個電影拍攝過程中,幾乎天天都在海邊對著波浪咆哮。
其實李和信不過是在宣洩自己那種難以言表的愉悅感,他太喜歡這種藝術創作的感受了。所以無論記者用什麼語言問他什麼,都只會傻愣愣的點頭說感謝羅伯特。
讓觀眾們還以為他是沒出戲呢。掌聲也不少。
可能焦盆文藝青年的比例實在是高,《海角》在焦盆得到爆炸性的高票房!
而且小日子那種精工細作的態度下,所有觀影者都能得到一張電影結尾時候的遠景明信片。男主角用小板車推著女主角走在海崖盡頭,湛藍的海水包裹住這個尖角。
完美點題的寓意,讓無數觀影者都珍惜收藏起來。可特麼第二天上映贈送的明信片又不一樣!
那就再看一次!
整部電影帶著那種破碎的美感和哀傷,很多畫面構圖都非常好看,看著看著心就不自覺的平靜了下來。
整套明信片有八張!就問你看幾次吧。
輕而易舉的在前三天就衝出來超過八十億日元的高票房,整個市場都很篤定會破百億。那就妥妥的會成為本年度前三熱銷電影。
至於競爭者當然只能從羅伯特的另外兩部監製編劇作品裡面產生了。
其實荊小強只能這麼匆忙的飛到焦盆來陪著出席一晚上的首映式,然後又馬不停蹄的趕回北美繼續演唱會。
卻沒想到他無意中解鎖了個電影界的傳奇成就。
三部由他編劇的電影,分別在歐洲、北美、亞洲展開首映。然後分別獲得不同領域高票房!
最後都開始衝擊奧斯卡!
《加勒比海盜》最猛,挾法西蘭玫瑰的美豔之名,橫掃歐洲拿下3.2億美元!
而主打的北美市場更因為迪尼士全力推廣,5.3億美元票房讓股票更加揚眉吐氣。然後在亞洲等地也破天荒的收穫超兩億美元。
實在是黎鞍導演、荊小強編劇、越蘭龍灣取景等噱頭,讓這部電影在亞洲天然有市場。更證明一貫窮哈哈的亞洲市場,好像在萌芽生成。
這個總票房超過11億美元的全新紀錄,絕對證明加勒比海盜成為了迪尼士未來最有「錢途」的IP。哪怕商業片再不受奧斯卡青睞,這部電影也太火熱了,從配樂到編劇、造型、後期製作等方面都值得去奧斯卡上爭取點影響力。
《贖罪》是標準的「好萊塢」投資拍攝東方戰爭文藝大片,頗有些出人意料的在北美地區斬獲了2.4億美元票房。
雖然不能跟《加勒比海盜》這種奇幻商業大片相比,卻更受各種評論界青睞。反覆強調未來戰爭片拍攝手法上,應該有《贖罪》的一席之地。
更是在未來兩三個月的奧斯卡評選中成為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主演之類的有力爭奪者。但最讓人驚訝的可能還是《海角》。
除了在內地市場折戟,焦盆市場最後以130億日元收官,然後在北美和歐洲市場竟然也拿下1.5億美元票房。
對於投資不高的這種文藝片,這個投資收益已經賺到了。
但歐洲影評、焦盆觀眾都在熱切希望這部電影成為奧斯卡外語片的競爭者。
最後還要外加上半年上映的《角鬥士》是《贖罪》之前奪魁呼聲最高的奧斯卡當紅電影。荊小強在1996年來臨時候,竟然有四部電影在奧斯卡領獎臺上同場競技!
無數的好萊塢大佬,這時候彷彿才有種倏然而驚的感覺。
羅伯特帶領的港產西片,如同井噴一般的開始佔領市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