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皇宮。

一襲玄色龍袍的宇文邕矗立在百尺高樓上。俯瞰著夜色下,燈火如星空般繁盛的長安城,一時間但覺心胸開闊,無比愜意。

在他身後,內侍宦官何泉低頭稟報道:“探子飛鷹傳書,在洛陽附近跟丟了普六茹堅夫婦的蹤影……”

“朕知道了……”宇文邕輕應一聲,揮了揮手,眸光微動,似乎並不驚訝。

在他們覆滅北齊之後,邊關告急,吐谷渾又來北周邊境打草谷了,所以,宇文邕只能留下重兵鎮守齊地,隨後他調動邊關精兵才把這些打草谷的胡人趕出了北周。

雖然這些傢伙無法攻城拔寨,但是入侵北周邊疆,燒殺搶奪,劫掠人口,也著實讓他頭疼。

況且,對於吐谷渾他並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吐谷渾背後的突厥。

突厥人可不是小小的吐谷渾可以比擬的。

吐谷渾是鮮卑慕容部的一支,誇呂、世伏等吐谷渾王族的全名該是慕容誇呂、慕容世伏。而北周皇族宇文氏的前身,則是鮮卑宇文部。

雖然同屬鮮卑族,但宇文部與慕容部可從不講究什麼同族相親,反倒是血海仇深,兩部族的恩怨糾葛足以上溯到五胡亂華時期,迄今近三百年裡,兩部族之間為了搶地盤而爆發的大大小小的血戰數都數不清。

單單自北周立國以來,與吐谷渾就是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邊境烽火從未斷絕。

當然,宇文氏集關中、蜀地的廣大漢、胡人口及文化所立的中央集權大國,其國力自然不是吐谷渾這等西部荒僻遊牧小國所能比擬,因而只要兩國正式交鋒,吐谷渾幾乎就從來沒贏過。

自宇文邕繼位以來,吐谷渾因吃敗仗而向北周遣使進貢,賠禮道歉,請求原諒的次數就高達七八次!

這也是吐谷渾保留了頑固的遊牧民族特性,記吃不記打!

隔三差五的劫掠北周西部邊境,甚至屢屢來了就不想走了,試圖將兩國的國界線從涼州等地向東無限推移。

但是,對於保持了胡人尚武風氣、極具侵略性的北周而言,他們可不會唯唯諾諾,一再忍讓,北周高層大部分都是胡人,眼裡可不揉沙子!

所以,北周每次都將吐谷渾狠狠的打回去,乃至反過來侵吞了吐谷渾的不少土地,擄掠吐谷渾的大批人口。

到了今時今日,北周早已習慣了西邊這頑劣小弟時不時的侵犯,也習慣了時不時的將其教訓一頓,削弱其實力,事實上,他們也時不時撩撥一下吐谷渾,割割韭菜。

但是,突厥可不一樣!

自去歲深冬到今春屢有突厥偏師狼騎侵入北周地界劫掠財帛、人口,只是每每都被北周邊軍勇猛擊潰,並未佔到多少便宜罷了。

自北魏分裂以來,胡人漢化,草原勢力崛起,雙方實力就在不斷髮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