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 行業內部(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月第二週,“遊客”點映。
十月第四周,“人類清除計劃”公映。
也正是在“人類清除計劃”首映前夕,“蘭川日報”撰寫了一篇專題報道,聚焦在蘭川過去兩年最炙手可熱的新人導演身上:
“陸潛的不敗神話,到底能夠延續到什麼時候?”
這一篇專題報道,可謂是另闢蹊徑、奇思妙想。
開篇,“蘭川日報”就率先提出一個靈魂拷問,所謂的“不敗神話”是否真的存在?
就在其他媒體全部紛紛驚歎“遊客”單館票房創造歷史的時候,“蘭川日報”卻與眾不同地提出了質疑。
他們認為,從方方面面來看,陸潛目前為止的作品數量還是太少:
即使加上擔任製作人的“疾速追殺”,陸潛的作品也就只有三部,百發百中全部成功,另外勉強可以再加上擔任編劇的“解除好友2”,那算是半部,但這也應該稱為“三連勝”,最多“四連勝”,而不是“保持不敗”。
在競技體育世界裡,三連勝、五連勝、十連勝都只是“連勝俱樂部”而已,三十連勝、五十連勝和賽季不敗等等才能夠被稱為“神話”,從連勝紀錄到不敗神話之間,隔著一條量變到質變的鴻溝,無法輕易飛躍。
當然,娛樂產業,又是另外一回事。
距今整整二十年前,湯守一連續五部領銜主演的電影票房突破十億,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突破性壯舉。
困難之處,不僅在於連續,同時還在於五部作品全部都是不同型別不同角色,這也意味著觀眾們是真正為了湯守一走進電影院的,於是史無前例地創造了“票房巨星”的概念,一舉奠定湯守一的業內地位。
一直到二十年後的現在,全球票房市場越來越繁榮,票房數字破十億已經不再是新聞,破百億才是。
然而,“連續五部”領銜主演的作品,又穩定又強勢地突破十億門檻,依舊困難無比,除了湯守一之外,也只有另外兩位演員完成如此壯舉。
就連唐生也沒有能夠做到。
事實上,業內媒體從來沒有將“不敗神話”的頭銜放在唐生身上。
原因?
脫離超級英雄的熒幕形象,唐生的市場號召力就一落千丈,甚至可以說是蕩然無存,可以直截了當地說,觀眾走進電影院並不是因為唐生,而是因為超級英雄。
所以,人們稱呼唐生為“業內片酬第一人”,卻不會稱呼唐生為“票房巨星”,更不是“不敗神話”。
如果更進一步的話,業內媒體普遍認為,“巨星”時代已經過去,“版權”時代正式到來。
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觀眾們走進電影院的動力和原因,在二十年間發生了變化:
曾幾何時,觀眾們因為自己喜歡的演員而走進電影院,但現在,觀眾們則因為自己喜歡的漫畫角色/超級英雄/原著而走進電影院,這也意味著,話語權正在從藝術創作者身上轉移到電影公司手中。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奧才被稱為“蘭川的最後一個巨星”,在他之後,時代就翻天覆地。
某種角度來說,在當下,觀眾依舊會因為導演而走進電影院,“導演”的光環正在一步一步取代演員的個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