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軍的糧草(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真正受災難的可不是江南地區,現在的江南地區,不要太富饒,商機不要太多,環境不要太安定。
但是整個北方黃河以北,看看是什麼樣的狀況。
為什麼永樂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征服蒙古,因為蒙古一次又一次把腳到伸到中原來。
如果不把這些蒙古諸部看作是蒙古諸部,而是把這些蒙古諸部看作是元朝的勢力,是不是能夠理解了,這是一場滅國之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雙方誰都不會輕易放過誰,所以在這個決定上,曾雲風是堅定的站在永樂大帝朱棣這邊的,曾雲風不僅要幫他完善整個神機營,曾雲風還要幫他平定整個蒙古。
即使太子朱高熾再怎麼樣的反對,但是永樂皇帝朱棣的信心不會變,大軍開拔,浩浩蕩蕩的進入蒙古草原地區。
曾雲風認為首先要滅亡掉的不是瓦剌,首先要滅亡掉的韃靼和兀良哈。
這兩個蒙古部落可以說是現在瓦剌部的狗腿子,而且這兩個部落和大明國的疆土靠得最近,這兩個狗腿子也最習慣往大明的疆土裡跑。
所以要把這兩個狗腿子的腿先打斷,然後再找瓦剌部進行決戰,讓瓦剌知道現在他們已經退無可退,逼他們上前決戰。
因為他們現在最多隻有半年的時間,在這半年內能夠解決問題,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解決,後面就要消耗大明國的根基和國力,這不值得。
應天府大明宮尚書房內,大明幾個臣子和朱棣以及他兒子等人正在商量如何進攻草原。
“我們把大軍駐紮在兩條河的中間,道路並不寬廣,不利於大兵團騎兵作戰,敵人把道路一封,那豈不是成了圍殲,他們可以圍而不打,切斷供給,那後果不堪設想啊。”楊士奇說道。
“有大炮,有火銃他圍得住嗎?”漢王說道,看來曾雲風給了漢王太多的信心。
“大炮火銃雖多,糧食斷了,十日之內軍心必亂,這場仗沒有那麼容易,兵部的官員們討論了一下覺得困難重重。”楊士奇憂心地說道。
“哎呀,你們兵部老是把困難說得比天大,按你們這麼說,這仗不用打了,躲在家裡就太平了!”漢王沒好氣地說道。
“兵部和朝廷是一起的,怎麼會有你們兵部這種說法。”楊士奇不高興地說道。
“你打過幾仗啊,你個文官管好後勤就行了,管不了找個能管的人來做這個官,皇上叫你來不是來聽困難的。”趙王也沒好氣地對著楊士奇說道。
永樂皇帝朱棣嘆了一口氣,這是個問題。
“皇上,我們從長城出,到多倫再到斡難河畔,供給路線超過幾千里,這一路上送軍需保護軍需的部隊也要人吃馬喂,入了冬,車走不快,馬蹄打滑,臣這幾天想著供給的事情想得心神皆散,沒有良策啊。”楊士奇苦惱地說道。
“我們想要太平,人家不讓啊,這一仗非要打不可,當年的趙國和秦國是死敵,當初追擊匈奴,秦國能把城門開啟合併追擊萬里之遙,當時的軍需遠遠不如我們,那時候統兵大將李牧也只有二十幾歲,也不如我們,古人能做到,我們也能。”永樂皇帝朱棣嘆了一口氣說道。
朱棣也沒有招了,曾雲風也看出來了,這個軍需是難題,軍需部隊都是繞著大興安嶺和陰山走的,路線極長,還有兀良哈等騷擾確實是問題。
“臣有一策,不知當將不當講。”曾雲風站出來說道。
“哦,說說看!”朱棣有些興趣來了。
“臣主張就食於敵。”曾雲風說著將手指到了韃靼地區,朱棣略有意動。
求推薦收藏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