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這次聊天,榮兵也就釋然了。畢竟,一個對自己祖國有著如此犧牲奉獻精神的人,一個能夠以仁恕之心待人的人,是絕對值得尊重的。

至於他對東方人的偏見,明顯是出於那個老牌帝國那種無知和傲驕的遺傳基因,如果他不肯自省,那在這個問題上,就讓他帶著這種無知繼續愚昧下去吧。反正自己和他三百年才有這同船一渡。過後彼此就再無牽涉,各走各路唄。

在老德克的影響帶動之下,整個德克幫在待人處事上都挺有分寸感和自尊心的。既然承了人家羅傑斯船長這麼大的情,大家也不可能真登鼻子上臉地拿自己當貴客了。所以儘管沒人要求他們這樣,七人還是自覺地每天拿出不少時間幫水手們幹活兒。

這個時代水手們的生活真挺苦的,榮兵對此體會很深。在被緩慢的航速拖得極為漫長的航程裡,每天都很勞碌也很無趣。水手們每天都要擦拭金屬機件、檢查滑輪組和索具、聖石磨洗、觀測海面、整理錨纜、放帆卷帆、維護保養火炮槍械刀具、縫補整理和曝曬風帆、此外還要餵雞、洗衣、做飯、打掃衛生……

總之,水手們的生活每天都是一刻不得閒。但就是這麼勞累的活兒,月薪才22先令——合一英鎊零兩先令。還沒有倫敦一個馬車伕掙的多。嫌少你不幹?好啊,秒秒鐘不要停蹄地馬上滾吧!西印度這邊英屬的各個島嶼上,正擠滿了因失業而飢餓的水手急著找口飯吃呢。你可別忘了,安妮女王戰爭剛一結束,大不列顛王國立馬翻臉!把四分之三的海員水手和士兵果斷地一腳踢出皇家海軍!現在的加勒比,有上萬衣食無著的流浪漢們等著搶這份月薪22先令的活兒呢。

眼下的航向幾乎是全逆著北赤道暖流,所以幾近滿載的“公爵夫人號”只能勉強跑出4節都不到的航速。這就不錯了,如果是像“蓋倫”、“克拉克”或者“皮納斯”那些吃水極深的大肚子商用船型,滿載時在海上跑個2、3節是正常狀態而已。但對於“公爵夫人號”這種以護航、破交、戰鬥為主要任務的護衛艦來說,不到4節的航速對水手們實在是一種折磨。

但同是這一段漫長無聊又忙碌勞累的航程,對榮兵來說可大不一樣了。來加勒比兩三年了,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對於一個看慣了三百年後的飛機高鐵,見識過航空母艦太空梭的人來說,對18世紀這些風帆船是完全無感的。

在這個風帆時代,就算是英國造船大師彼得•佩特設計建造的那艘最大的重型戰列艦“海上主權”號,排水量才1500噸吧?至於那艘法蘭西帝國曾經的榮光——“皇家太陽王”號,排水量也才1630噸罷了。

可對於榮兵來說,他之前工作的那艘“德越”號不過是一艘靈便型小噸位幹散貨輪而已,那“空排量”也都在6000噸以上了。這種時代差異造成的錯覺,他是過了好久才調整過來的。

在加勒比這片海域裡,所有島嶼都是點綴在茫茫洋麵上的大大小小的珍珠,連線它們的就是浩瀚的海洋。經歷了這麼多的榮兵現在算明白了,也不用什麼6000噸600噸的,德克幫要是有條屬於自己的60噸佩利亞加輕舟,那無論是貿易走私還是像現在這樣滿地圖找人,絕對太嗨了!能有條屬於自己的船,也許是這片海域裡所有人的夢想吧。

所以漸漸的,榮兵才開始用另一種心態和眼光看待這個時代的標誌——風帆艦船了。

神思聚焦過來之後,榮兵才發現,甭管300年後科技時代的船舶功能多麼強大,要是單純從美學的角度去審視,那些後世扁扁哈哈地趴在水面上的現代船舶,與這個時代的風帆船相比,就像一隻頭頂光禿禿的醜小鴨趴在一隻高冠彩翎的孔雀面前非嚷嚷著要比“俺與徐公孰美?”

這時代的能工巧匠們,把18世紀人類所有的聰明才智、科技積累、和對美的追求,毫無保留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了這些風帆船上。聽老德克和小梅子他們閒聊時談起過,“海上主權”和“皇家太陽王”這兩艘一級戰列艦,且不說它們在這個時代裡無與倫比的巨大噸位和駭人戰力,僅其精雕細刻鑲金嵌銀的豪奢風範,那簡直就猶如一幢飄在海上的軒敞華麗的宮殿!

他們乘坐的這條260噸的“公爵夫人號”,要是停泊在“海上主權”或“皇家太陽王”旁邊,那視覺對比肯定就像一輛童車停在一輛重卡旁邊似的。

這時代的歐洲戰艦都是以炮火裝載數量來分級的。以英國的標準為例:一級艦有三層全通甲板100門以上火炮;二級艦是三層甲板90門火炮;三級艦是兩層甲板80門火炮;這三個等級統稱為戰列艦。

四級艦有5060門火炮;五級艦通常4050門火炮;30門火炮以下的為六級艦。

當然,大炮數量越多的戰艦,體型和噸位肯定就越大。

西班牙和法蘭西的戰艦分級和英式不完全一樣,但總體差不多。

法國海軍戰艦隻分為五級,三層全通火炮甲板為一等戰列艦,兩層全通火炮甲板為二等戰列艦,艦長都是上校,裝備12磅炮的巡航艦稱為一等巡航艦,裝備8磅炮的巡航艦稱為二等巡航艦,裝備六磅炮的巡航艦稱為輕巡航艦,艦長都是中校。

西班牙戰艦的分類最粗放,三桅全帆裝50門火炮以上的都能稱為戰列艦,50炮以下的稱為巡航艦,更小型軍艦就以船型來稱呼。

不過,加勒比海這邊畢竟不是歐洲本土的洋麵,這邊大船並不多。像伍茲•羅傑斯船長這條六級護衛艦改裝的武裝運奴船,只要不是發了神經去挑戰那些上千噸的西班牙運寶船,那基本就可以在加勒比海橫著膀子逛了。甚至那些很牛鼻地遊曳在來往商船必經的航線上,強行登船檢查勒索的西班牙海岸巡防隊炮艇們,遠遠瞄見“公爵夫人號”這種98英尺長260噸26門火炮的護衛艦,立馬就會毫不猶豫地掉頭駛進風裡遠遠逃開。

那種那種近海巡邏炮艇名字是“Gan bort”,因為讀音和“幹爆它”一模一樣,榮兵就給它取了這麼個好玩兒又好記的名字。

與上次從聖馬丁到博奈爾島的航程中不同,榮兵這次終於找到了對這個時代風帆船的濃厚興趣。

他和德克幫所有人一起,幫船上的水手們用粗重的木製絞盤棒一起喊著號子用力轉動絞盤,把沉重的大鐵錨拉起來。

和水手們一起排錨纜。粗大的錨纜是用大麻纖維編成的,浸過海水後重量驚人!為了防止錨纜糜爛,榮兵和水手們要把它排放在一間有條狀鏤空地板的房間裡,這樣利於水分瀝乾和通風。

天氣晴好的時候還要曝曬風帆。這是為了防止糜爛。

還要經常檢查風帆。每張帆上都有個標籤,標註它是屬於哪根帆桁的,這樣水手們不用開啟就能準確找到需要的那片帆。

另外,大片的亞麻風帆也需要不時修補一下。尤其是它與繩索和帆桁經常摩擦的地方。這是船上織帆工的活兒。

有點技術含量的首要就是舵輪了。螺絲就是個不錯的舵手,他有時會帶著榮兵去船舵那裡,粗略地給他講講舵手的活兒。榮兵雖說是海洋學院裡讀了三年的專科生,不過他學過的那些都用不上,具體到這時代風帆船的操作上,榮兵就跟傻子沒啥區別。

當然,乾巴巴地學習樂趣還是差點。所以榮兵最喜歡的還是擺弄船上的武器。刀就沒啥意思了,自己身上就有支這時代的人沒法想像的極品刀子。但槍還是挺好玩的。“公爵夫人號”船長室旁邊的倉庫裡就有二十幾支狗鎖式步槍,甚至還有六支花了大價錢從黑市弄來的,嶄新的法國海軍輪契式槍機的燧發步槍。

榮兵經常偷偷攛掇約翰從船長室悄悄拿了鑰匙開啟倉庫,兩人一人拎上一支溜到後甲板那裡,朝船後的海面上開上幾槍過過手癮。至於約翰那支挺漂亮的喇叭筒槍管的手槍,榮兵早玩膩了。那東西也就是個漂亮的玩具罷了,別說沒有長槍的射程和威力了,只要站在八米開外,你就放心地玩手機吧,約翰五槍之內肯定打不著你。

榮兵偶爾也會被約翰帶著去下面的炮艙玩玩。由船上的水手長湯瑪斯給他講解各種火炮的特點威力,以及如何固定、保養火炮和檢查“發火機”。大炮的發射機件稱為“發火機”,它很精細,需要特別維護,不用的時候必須得用鉛蓋保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