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軒然大波(三更完畢,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六百一十一章掀然大波
而俄國航天局也召開了新聞釋出會,確認了雙方合作的訊息,並正式對外宣佈,2019年3月15日,俄國航天局將舉行一次載人航天,將送七位航天員進入太空,其中將有兩位是來自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航天員。
對於俄國航天局的航天實力,外界是沒有任何疑問的,畢竟俄國航天局,擁有著世界上唯一在役的太空梭,要論載人航天在太空,俄國絕對是足夠的話語權,這個話語權甚至還在美利堅NASA之上。
所以,俄國航天局載人航天不是新聞,真正的新聞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讓兩名航天員搭乘著‘暴風雪’太空梭前往太空。
雖然說,之前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信誓旦旦地釋出了自己的載人登月時間表,可是到了現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都還沒有獨自展開載人航天,而距離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所公佈的載人登月時間表2030年,可就只有2年時間。
這幾乎可以說,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是不可能完成載人登月的。
不過新聞對此也不關注,畢竟一直以來,世界上各國關於航天領域的計劃都是非常雄心勃勃的,各種話也說了,而事實總是說明,這只是大家一起吹牛逼的而已,別當真。
可惜,就是媒體使出十八般武藝,也未能從俄國航天局得出絲毫的訊息。。
可是正如那句話所說的,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還是被媒體給從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內部給攻破。
“震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花費500億美元,以此代價獲得2個載人航天名額、一個載人登月名額!”首先獲得此訊息的《泰晤士報》,第一時間曝光了內部,訊息一被報道出來, 頓時引起了掀然大波。
畢竟這不是500美元,也不是500萬美元, 而是500億美元, 相當於整個歐洲航天局所有的航天開銷,同時相當於美利堅載人登月所公佈的開銷費用。
而現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不是用來自己開展航天技術,而是和俄國航天局合作,雖然不知道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能夠獲得多少技術,但是怎麼想都知道,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肯定無法從俄國航天局獲得全套技術才對。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瘋了,他們難道不知道, 500億美元能夠幹多少事?”
“臥槽,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好有錢, 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 他們和俄國航天局合作開發研製超重型運載火箭, 可是投入了400億美元, 這加起來都900億美元了。”
“果然啊,造不如買, 買不如租!真理!”
“本來以為NASA是敗家子,現在才知道,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才是真正的敗家子, 2個航天名額加1個載人登月名額, 900億美元!”
“上帝啊,次大陸果然遍地黃金, 那裡富得流油,是誰說次大陸不行?他們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 憑什麼說他們不行,用不了多少年, 他們將成為世界新的工廠!”
“為什麼,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不跟我們的NASA合作,這樣我們可以少花很多錢, 甚至不用花錢還有錢賺。”
“平均一個名額300億美元,土豪的世界我們果然不懂。”
“......”
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被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大手筆給震驚了,實在是這筆費用太大了,大到讓人不可思議的地步。
雖然說這幾年次大陸的發展還馬馬虎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次大陸雖然是全球人口最多、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但是這裡的工人受教育程度低得可憐,以至於很多低端製造業本來要在這裡吃人口紅利, 結果到頭來發現反而虧了不少錢,不得不捏著鼻子灰溜溜離開。
人們想不通,有這麼多錢, 幹嘛不自己單獨展開航天研發,畢竟次大陸可是有在赤道的地方,完全可以建立非常好的航天發射中心, 開展獨立自主地航天活動,探索空間技術,哪裡需要和別人研究。
而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畢竟是世界第五大航天機構,擁有著斯里哈里科塔發射場、頓巴赤道發射場,這兩個航天發射場,可是世界地理位置最優越的航天發射場,可以最大的利用地球自轉力量和慣性。
而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擁有著相當不錯的航天技術,不但可以發射屬於自己的衛星,甚至曾經透過運載火箭一次性發射104顆衛星,驚呆了很多不知內情的吃瓜群眾。
而返回京城的秦元清,在收到這個資訊的時候,也不免暗罵一聲臥槽,有錢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