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雙環太空站’的生命系統(第1/2頁)
章節報錯
親自上車體驗了一下,雖然談不上舒適度,但是卻是不錯的太空站交通工具,乘坐著它,繞一圈大環只需要二十分鐘就可以了,可以大大提高太空站航天員的效率。
秦元清還是給了極高的評價,這種全新的東西,得在今後應用的時候,一步步改進,就像當初的汽車,一開始出來美觀性、舒適性、效能也是不怎麼樣,就是在應用過程中不斷改進,才有後來各方面達到相當不錯的轎車、跑車、越野車。
檢視了一下太空車今後的實驗時間計劃表後,秦元清就去了哈工大,因為哈工大也承擔著一項‘雙環太空站’的重大科研專案,那就是空間環境模擬,這一塊是由哈工大進行牽頭,幾個高校合作的。
‘雙環太空站’那麼大的空間站,航天員必然數量不少,數以千計,保障航天員的生活所需,就成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而這一方面的生命系統,又跟月球科考站之類的有所不同,因為月球科考站的面積並不大,需要保障的航天員也不多。可‘雙環太空站’的生命系統就不一樣了,它要求要高得多。
有很大部分,是要求‘雙環太空站’透過生命系統實現自給自足,不然的話每天都得對‘雙環太空站’進行物質補給,那毫無疑問代價就非常大。。
“秦院士,現在我們開發的這個生命系統,可以實現1000人的40%迴圈利用。”到了哈工大,來到一個不對外開放的實驗室,這裡進行的是太空環境模擬的生命系統。
秦元清聽到40%的迴圈利用, 不由得微微皺起眉頭,因為這個比例並不高, 在月球表面的生命系統, 甚至已經實現了70%的迴圈利用。
不過他也知道,兩者雖然原理一樣, 但是複雜性卻不一樣,因為量大體大,面臨的各種因素就複雜了。
“你們還要繼續努力,將迴圈利用進一步提高, 提高一個百分點,日後節省的執行資金就是數以十億計。”秦元清說道。
秦元清現在考慮地不僅僅是建造‘雙環太空站’, 還包括‘雙環太空站’今後的執行成本, 執行成本太高, 那麼華夏哪怕體量再大也會受不了。
看似‘雙環太空站’專案建造成本三萬億元, 但是再考慮前期的研發、相關技術的突破, 所帶動的資金何止是三萬億元, 再翻一倍還差不多。
現在華夏風風火火的航天盛況,背後是用大量的資金在燃燒著, 只是普通人看不見罷了。
而這還是因為華夏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得到大大提高, 進一步地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不然的話, 華夏也扛不起這樣的超高額的世紀工程。
相比起‘雙環太空站’, 三峽工程就顯得不值得一提。
“嗯,我們會再一步努力, 儘可能地提高生命系統。”實驗室主任嚴博沉聲說道。
他自然知道,生命系統每提高一個百分點, 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都是非常可觀的,但是到了這一步, 實際上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的迴圈利用率,所面臨的技術難題也都是成幾何倍數增加的。
住進哈工大的賓館,秦元清則是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生命系統是‘雙環太空站’非常重要的一環,它決定了整個‘雙環太空站’的執行成本,畢竟哪怕是今後空天飛機服役,往返太空、地面變得容易了,但是說實在的成本依舊很高,而如何降低‘雙環太空站’的執行成本,生命系統就是重要一環。
航天員撥出的二氧化碳, 可以完美被植物吸收,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人的排洩物可以被充分分解,水經過植被澆灌後參加光合作用,其餘得到進一步淨化作為航天員飲用水, 還有植物形成的水果之類,也可以補充航天員的營養所需。
而如何不斷提高生命系統的迴圈利用率,就是重要的課題, 在秦元清的設想中,生命系統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航天員生活物資的基本自給自足,只有肉類、海鮮類等少數生活物資從地球得到補充,這樣整個執行成本才能降低到最低。
而毫無疑問,現在生命系統的研究,距離他的設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