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是江夏郡的地頭蛇。

文氏家族雖然不是劉表治荊時的七大家族,但在江夏郡卻是數一數二的大族,文聘也依靠宗族兵的強悍,屢屢擊敗前來侵犯的吳軍。

不過,這一次,文聘遇到的對手變了。

漢軍從沔水對岸渡河而來,有丁奉、甘瑰水軍上的優勢,陳到、邢道榮根本不懼文聘半渡而擊,這一場發生在江夏郡北部竟陵一帶的戰事,沒有投機取巧的可能性,文聘唯一能依仗的就是文氏宗族兵的死戰。

關平向陳到投去羨慕的目光。

相比只是協助守襄陽的陳到,關平屬於襄陽駐軍,在出兵和調防方面,受到的牽制甚多,不像陳到那樣容易。

雖然關羽身退,但在關平軍中,如周倉等羽軍宿將對劉封的認識,還停留在關銀屏的丈夫、友軍大將上面,對劉封來說,麾下將校如臂所指是關鍵,倉促用關平軍上陣,可能會面臨上下協調不暢,指揮上失靈的困境。

陳到的白毦兵則不然。

邢道榮到了白毦兵軍中後,憑著溪蠻的天然身份,很快就和眾夷兵打成了一片,藉著邢道榮之口,白毦兵上下對劉封的崇敬之情與日俱增。

從這個層面上講,羽軍要想真正融入到劉封麾下,還需要時間的沉澱,如今關羽尚在,就算關平樂意,也是急不得,操之過急可能會引起譁變。

“元通,陳叔至的白毦兵雖然頗有戰力,但文聘的宗族兵也甚是厲害,這一次東征怕是不會太過容易?”

關平在送走了陳到之後,皺了皺眉頭,對劉封提醒道。

兩人關係甚睦,私下裡也不再以官職相稱,關平久駐襄陽,對文聘的能力知之甚詳,心中有些憂慮。

陳到的武力相比文聘來說,確實要稍遜一籌。

這一點從歷史上的地位就能分出上下。

再從演義來看,文聘能和魏延打一個平手,說明此人的本領相當的不錯,在歷史上,文聘領一軍共抗孫權二十餘年,其功績也載入了魏國的史籍之中。

劉封點了點頭,道:“此次魏吳大戰,我荊州漢軍只是配合作戰,沒有必要出死力為孫權作嫁衣,要是拼得兇了,孫權再翻臉背刺,那荊州就危險了。”

“文聘此人,甚有治軍治政之才幹,若是有可能的話,我意藉著這個機會,遊說此人一番,看看能不能說動其迴歸大漢。”

“從文家的家族利益來看,投魏還是附漢,不過是獲取家族最大利益的手段,文聘一心一意當魏將,並不代表文家的其他人也一樣心甘情願,所以,陳叔至此去,旨在練兵,而不是真的要和文聘打一個你死我活,舉兵壓境可促文氏內部瓦解分化,最終為我大漢所用。”

劉封細細向關平訴說他對文聘及文氏家族的一系列謀劃,這等謀略之事是關平的弱項,劉封要是不和他明說,估計關平也回悟不過來,劉封為什麼擁有眾多將兵,卻只派出陳到一支軍東征。

遊說文聘之事,劉封並不著急。

他還要等一個人從漢中趕來之後,才正式啟動這件事情。

在遊說文聘的人選上,劉封選中了同樣出身曹魏,又是同姓的文欽。

文欽自從跟著魏諷投漢之後,一直在漢中郡、巴中郡一帶為地方官吏,劉封調離漢中之後,文欽幾番書信傳來,表態要繼續跟著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