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縮頭烏龜司馬懿(第2/2頁)
章節報錯
野心誰都會有。
文欽顯然也不甘寂寞,他在再三思考之下,選擇投靠劉封麾下。
文欽是譙郡人氏,文聘是江夏郡人氏,兩個地方之間相距甚遠,不過,文欽在信中提到,他的父親文稷曾說過,最早他們譙郡文家這一支是從南陽遷移過來的,而文聘的祖上,也同樣來自於南陽。
這麼一論的話,文欽、文聘雖然沒有什麼相近的血親關係,但祖籍應該是一個地方。
既然是同宗,那麼就有共同的語言。
劉封穿越前與人商談業務,第一句話就是“您貴姓?”,要是同是姓劉,那五百年前是一家,要是數數祖輩、曾祖輩都不在一個地方,那也不用著急,就從漢高祖劉邦說起,總能找到共同語言。
同時,文欽是曹魏的舊將,因為與宋忠、蒯越等人的子弟交好,結果被曹丕當作叛亂將領給通輯,文聘與蒯越等人也是好友,魏諷鄴城之變時,文聘要不是駐守在江夏郡,也差一點被剝奪了兵權,押回洛陽受審。
這兩層隱性的關係,可以讓文欽、文聘在心理上有共鳴。
“坦之,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荊州這些年多有動盪,現在正是休養生息的時候,我們就在襄陽城頭,坐觀魏吳之間互拼消耗,豈不美哉,何必一定要陷入其中,為孫仲謀去取火中之慄。”
“如果我猜的不差的話,宛城的那一位司馬驃騎,應該也是打的這個主意,不信的話,坦之遣了斥候往谷城、樊城方向打探,看看魏軍是否已經收縮兵力,開始向新野方向締結。”
劉封自信從容的笑了笑,指著北方南陽郡的宛城方向說道。
司馬懿的厲害,就在於他的眼光極是長遠,同時,又極善於隱忍,劉封和關平這一番長篇大論,就是想要讓關平明白,他面前的對手,不是文聘,不是曹休,而正是宛城的司馬懿。
——
宛城。
驃騎大將軍府中,書房。
司馬懿、司馬師父子正在敘話。
在接到配合曹休南征的詔令後,司馬懿即下令所部魏軍從上庸、樊城一線依次退兵,集重兵於新野、宛城。
他的這一主動退兵的策略,讓魏國的年輕將校頗是看不太懂。
“父親,吳蜀結盟,荊州劉封軍已經東向渡沔水進攻江夏郡,我軍不出兵增援,卻反而收縮兵力於宛城,此為何故?”
別人不敢問退兵是為何故,司馬師倒是沒有這麼顧慮,直接問出心中所惑。
司馬懿停下手中的筆,看了一眼不滿二十的司馬師,搖頭嘆息道:“子元你怎麼知道劉封會傾力進攻文聘,假子用兵,一慣虛虛實實,奸詐無比。”
“宛城為洛陽之門戶,位置極是重要。要是蜀軍攻我佈防之虛弱之處,那我是救還是不救,與其到時被動,不如現在先退一步,吾有重兵在手,劉封小兒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