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劉封逞天辯(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溫有陸績這個少時好友在旁牽線搭橋,緊張的心情緩和了不少,在感到熟絡之後,張溫即將孫權的吳王手書拿了出來。
孫權的信中,虛偽之言不少,大談他少時和孫策、孫尚香之間的兄弟、兄妹情誼,讓劉封看得直皺眉頭。
且不論孫權和孫尚香只是同父異母兄妹,年齡又相差了十餘歲,哪有什麼共同語言,單說孫策和孫權的關係,也並不是真的兄友弟恭,要不然的話,孫策的兒子、女兒,怎麼沒見孫權給予特別的照顧。
就在劉封細看孫權書信之時,張溫聽說蜀中名士秦宓要來,不禁起了較量一番的心思,這一趟出使蜀國,他要是不顯露一下舌辯的才能,回去也不好交待。
秦宓遲遲不到,張溫眉宇間的不快越發的明顯。
他好歹也是吳郡的名士,秦宓一邊郡的隱士,縱算有些名聲,也不應該如此自大。
劉封看張溫不快的樣子,心中暗暗發笑,秦宓這傢伙,當真是惹人生氣,連張溫這等好性子的人也受不住。
半響之後,秦宓終於姍姍來到,張、秦兩人接下來就是一場關於天的學問較量,讓劉封看得津津有味。
張溫坐於左首,舉起右手,指了指天,問道:“敢問天有頭乎?”
秦宓斜睨了張溫一眼,一甩袍袖道:“當然有,《詩經·頌·皇矣》中就有乃眷西顧這樣的敘述,由此可見,天之頭就在西方,就在我大漢。”
張溫聽秦宓引詩經作辯,也不好多說什麼,遂又探了探身,問道:“敢問,天有耳乎?”
秦宓這回更加胸有成竹,笑答道:“當然有,《詩經·小雅·鶴鳴》中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之說,由此可見,天是有耳的。”
張溫氣怒起來,半站起身,繼續追問道:“那天有足乎?”
秦宓哈哈一笑,朗聲道:“當然有,《詩經·小雅·白華》中有天步艱難之說,可見,天是有足的。”
張溫豁然站起,按著案几道:“子敕兄果然厲害,那溫再問一句,天有姓乎?”
秦宓也不甘示弱站起,高聲應道:“有,大漢天子姓劉,所以,天自然也姓劉。”
張溫一時啞口無言,瞪著秦宓想了一會才又問道:“日出於東方,是為何故?”
秦宓急步而出,來到張溫面前,拱手答道:“日雖然升於東,但也歸於西,所以,東不如西,吳不如漢......。”
秦宓據經據典,開口就來,幾乎不加停頓,讓張溫心中甚是佩服,無話可說,這蜀中名士果然名不虛傳。
“其實,日東昇西落,是因為我們腳下的地,是一個圓,日在轉,地在轉,所以,有日升日落,天圓地方之說,實有謬。”劉封聽兩人舌辯得熱鬧,一時也來了興趣。
“什麼?君侯此話怎講?”
“君侯,天圓地方之說,可是孔聖弟子曾子所言,此豈有誤?”
劉封一句話,驚得張溫、秦宓等人齊齊將目光投了過來,在他們的知識層面,顯然不能理解劉封所說的地球是圓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