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溫是吳郡張氏出身,官職為奉義中郎將。

歷史上,這人在和蜀中隱士秦宓一場逞天辯後,對蜀漢上下的好感大增,迴轉東吳之後,很是顧全大局的站在吳蜀結盟的立場上陳言。

可惜的是,張溫也因為幫著蜀漢說話,最後被孫權棄用,鬱郁不得志而終。

劉封昔日看三國時,就對那一場關於“天”的爭論頗是好奇,不管是史書還是演義,都看了好幾遍。

秦宓與射援相熟,這一次也相跟著而來,不過,他素喜安靜,不喜這些迎來送往,劉封也不為難於他,遂將其安置在了學校之中教學。

步協是步騭之子,也是步練師的族兄。

步家現在駐守於夏口。

扼江東與荊州之咽喉,來往於兩地的船隊,要經過江上水道,就必須先過步家這一關,憑著邊境榷場貿易的優勢,步協家族的財富大增,賺得一個盆滿缽滿。

“吳郡張溫、淮陰步協,拜見劉君侯。”在劉封命人將吳使帶進城內後,不一會兒,兩個富態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就走了進來,見到劉封之後拱手作揖說道。

“惠恕、伯思,汝二人遠道而來辛苦,且看座。”劉封哈哈一笑,馬上叫出了張溫、步協的表字,以示親熱之舉。

“多謝君侯!”張溫心頭先是一驚,然後一陣熱流湧過,劉封現在的身份和地位,不同於平常,蜀與吳之間的關係,也不像歷史上那樣蜀弱吳強,而是雙方實力相等,誰也不佔優勢。

更重要的是,劉封還是孫權的妹婿,不管如何的反目成仇,這一層親戚關係始終存在,就如這一次蜀漢的調防,諸葛亮屬意劉封鎮守荊州,這也是原因之一。

步協倒沒有張溫這等心思,他這一次為副使陪同而來,沒有公開具體的任務,只是作為步家的代表,來和劉封洽談兩邊擴大貿易之事。

當然,既然姓步,步協還另有一個隱秘的任務。

一想到步練師與劉封不清不楚的關係,步協既感到頭疼,又頗是好奇,自家族妹的容貌那是千里挑一,性情也是大度寬容,怎麼會看上劉封的?

還有,這兩人按理說也沒有獨處的機會,又是怎麼會有私情的,步協百思不得其解。

“蜀國的大權,遲早要落到劉封手裡,族妹為了家族,自汙青白,不容易吶!”想到這裡,步協看劉封的眼神就有些不一樣。

步家,或許也不只是孫權這一條船可以依靠。

要是形勢不利,也可以向西跨上一步,跳到劉封這一邊。

劉封不知道步協有什麼暗心思,這一場漢吳之間的和談,是官場上的和談,自有鄧芝、宗預等人來主導,劉封的身份不適合下場逞什麼口舌之辯。

“仲卿,你遣人請了伯苗、德豔、公績過來一敘。”劉封向旁邊謹立的佐吏焦仲卿吩咐道,想了想後,又道:“還有,仲卿你親往學校一趟,去請了秦子敕前來,就說有學術上的難題,需要他來解答。”

逞天辯的名場面,劉封想了想,還是不能錯過。

以秦宓的傲氣,這一趟肯定晚來,而接下來,劉封也想放鬆一下心情,等著看張溫和秦宓一場關於天辯的大討論了。

鄧芝、宗預等人聽到傳喚命令後,即先後趕到,其中:陸績看到張溫,說起了吳郡的方言,兩人皆是吳郡四大家族子弟,彼此少年時就有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