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這麼晚了,還會有什麼人來?”屋內的人都很疑惑。

丁嬤不滿的說:“何叔,你不知道老太太需要休息嗎?這個時間早就過了見客的點兒了,你直接告訴來人,就說老太太已經睡了,誰也不見。”

“丁姐,我來這宅子二十多年了,這個我能不知道嘛,這要是別人,我肯定早就給打發走了,可是今晚求見的是那位北都來的李橋先生,所以我才……。”

“快請進來。”酈老太太本來就好奇剛才發生了什麼事兒,讓一向穩重知禮的李橋在自己的壽宴現場倉皇離去。

她本來還想著李橋可能要忙一晚上了,今天是顧及不到自己這邊了,沒想到這麼快事情就辦完了。

“慄老,慄老,真是對不住您老了,我這專程給您賠罪來啦,您老可千萬別生氣,可別怪罪您的小橋。”

李橋人還沒進來,這聲音就一疊聲的先傳了過來。

“小橋,你跟我還說這些客氣話幹什麼?就憑你的這份孝心,就比我的兩個親生女兒都強,我老婆子欣慰還來不及呢,怎麼會怪罪你?

我還能不知道,在這外人看來,你是來自北都的大富豪,全國都知名的人物,可是越是這樣萬眾矚目,才越是如履薄冰,平時不敢行差踏錯一步,不光要防著明面上的,還得防著暗箭傷人。

你中途匆忙離去,我就知道應該出了大事了,可恨我老了,再也幫不上你了。”慄老太太也難得真情流露。

李橋本來出身貧困的臨清鄉下,而且自幼失去雙親,被親戚家收養,人生之路一開始就很是艱辛,初中上完就無奈輟學,在工地打工,機緣巧合遇到慄老太太。

要不說慄老太太見多識廣,眼光毒呢,簡單交談後覺得這個年輕人不但聰明有智慧,而且格局廣大,日後定有所作為,不忍心他就此沉淪,就拉了他一把,作為副市長,慄老太當場把李橋帶走了,並且安置在一家不錯的公司上班。

李橋在慄老太太介紹的公司幹了幾年,積累了經驗和人脈,毫不猶豫的離開單幹,當年創業環境不像現在這麼寬鬆,也是多虧了副市長慄老太太的幫助,他才把事業在臨清做強做大,最終另有貴人相助,竟然把公司總部開到了北都,並且最終成為了全國排名前十的大企業。

因為這樣的往事,李橋雖然作為商人一向精於謀算,這麼多年,那心早就練的跟銅牆鐵壁一般,但是對於慄老太太,他確實保留了五分感恩之意,五分孺慕之情。

聽了慄老太太的話,他說:““慄老,我從小是孤兒,少年時遇到了您,救我於泥沼,在我心裡,一直把您當做是我母親。

今年,恰逢您七十大壽,我本來一心一意要給您辦一場最盛大最體面的壽宴,讓您老好好高興一場,誰知道竟然出了一件差點讓我功虧一簣的大事,我不得不去親自處理。

聽說我走了之後,現場竟然有人吵架,驚擾到您,我這心裡呀,又難受又愧疚。所以,我這邊事情一辦完,就趕緊過來跟您老賠罪啦。

“對了,小橋,能讓你都這麼棘手的事情怕是不好處理吧,有沒有需要我這個老婆子幫忙的地方?”慄老太擔心的問。

“唉,其實也沒有出事,真要出了事,別說是事業前程了,我這條命都不見得能保得住。”李橋心有餘悸的說。

“到底出了什麼事?”慄老太太更加好奇。

“現在危機已經解除了,跟您老說也無妨,其實我這次來臨清不是一個人,而是帶著我家小主人。”李橋壓低了聲音說道。

“哦,是北都鄭家嗎,他家孩子為什麼會來臨清?”慄老太知道李橋背後的靠山是有京都第一世家之稱的鄭家,故而驚訝問道。

“除了那個鄭家,還能有哪個鄭家,能讓我這樣提心吊膽的。別人不知道,但是我從沒瞞過您老,您是知道的,鄭家才是我在北都崛起的靠山,沒有鄭家,就憑我,根本不可能在京城立足。

鄭家家主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段時間老是出事。鄭家專門找了位大師,他說需要到東南方向避難,方能躲過今年這一劫,而且還能否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