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

老實講,原主的毛筆字還是很不錯的,哪怕是在不喜歡他的老師口中,都當得起“中正平和”四個字,頂多說他少了些“筆鋒”。

翻譯成能聽懂的話就是,字寫得橫平豎直,中規中矩,算不得什麼格外出彩的好字,但卻板正到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這是刻苦的結果。

但現在這個陸洵,其實並不會寫毛筆字。

於是當他真的提筆去寫,就發現,寫每個字都心裡發虛。

有原主的大腦記憶,以及肌肉記憶的加持,還行,每個字都依然寫的闆闆正正,但也的確是不如原主寫得好。

但是……那不重要。

「疑是地上霜」。

平平無奇。毫無波瀾。

「舉頭望明月」……

咦,隱隱約約,能感覺到似乎有一股氣,正從紙面上升騰起來。

陸洵剋制住自己內心的激動,努力繼續把字寫得橫平豎直——

「低頭思故鄉」。

最後一筆落下,那股氣在紙面上縈繞。

心砰砰的跳。

貌似真的行。

他深吸一口氣,準備好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刻,然後才放下筆。

忽然一股青氣,在他的筆放下那一瞬間,便由紙面上升騰而起,並立刻散入了天地之間。

這,就是「文氣」。

此時毫無疑問,這天下間的「文氣」,又多增了一分。

並且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股氣,瞬間將陸洵包圍了起來,那種感覺,猶如置身雲霞之間——但是,卻只有一瞬。

下一瞬,那股將他包圍的青氣,便隱入了他的身體。

這是直接屬於他這個“創作者”本人的,也是天地氣機給與他的回饋。

但這股氣,並不會直接就能被使用,它仍需要陸洵接下來在修行打坐之時,進行持續的煉化,才能最終完全歸屬於自身,成為他修為的一部分。

當然,這種因為創作而被天地氣機回饋來的「文氣」,煉化起來據說比從天地之間艱難獲取的「文氣」,要容易得多。

陸洵閉上眼睛,默默感受此刻已經進入自己身體,並散入四肢百骸的那些文氣——量很大,甚至應該是比原主過去苦修數年的所得,還要大!

並且大得多!

此時再睜開眼,看向那紙面之上。

儘管那首墨跡未乾的詩作《靜夜思》上,並沒有多出任何一個字,但陸洵仍是僅憑直覺,就能知道,天地氣機給這首詩的判定,是四星!

這是一首四星之詩!

呼……

《靜夜思》就四星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