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柏林遊覽,其實是從自己把自己丟到柏林郊區的一個小火車站開始。

二月初天亮得很晚,清晨六點多,火車站外都是烏七八黑的完全分不清方向。火車站裡頭有個能提供自助早餐的小餐廳,十馬克一個人隨意吃,想著能多吃些中午興許可以省個午餐就毫不猶豫地進去了。餐廳估計是為了早起的鳥兒準備的,居然還有個可以盥洗的衛生間。

不知道是否時間太早,餐廳裡的客人除了我只有一個亞洲人面孔的青年男人,歲數和我差不多。估計他也是和我一樣剛下火車,因為我發現他和我一樣先到盥洗室梳洗一下才坐下來吃飯。那時候在國外能見到獨自遊蕩的黃種人並不多,自然而然產生出一些親切感,按捺不住就靠過去打招呼攀交情。原來他是一個韓國人,和我一樣也是準備參加展覽會的,也想在展會前逛逛柏林,所以我們就約好了飯後一路同行。

其實小站離柏林並不遠,站前的公交站就有一輛車直達市中心,問明瞭方向我們在飯後稍事休息就一起向著柏林出發。太陽出來沒一會,我們就站在了柏林大教堂前。

天氣很好,雖然二月初柏林的清晨依然哈氣成冰,但朝陽分明不斷地驅逐著寒冷,空氣中已少了許多剛離開小站時的冷冽氣息。教堂綠色的穹頂在陽光下發著青色的光,米色的外牆陰暗分明少了許多冷漠的味道,讓人不由生出親近的感覺。參觀完教堂,沿著教堂前的大道前行,一路眾多的古舊建築都熠熠發著光,朝陽和晨曦恍若出色的化妝師用淡橙色的粉底輕輕抹平了歲月在它們身上刻印的痕跡,清亮的藍天和輕薄的白雲就像一幅靜止的背景畫,把它們的輪廓襯托得份外的鮮明。

我們各自忙於拍照,偶爾地你幫我拍拍,我幫你拍拍,難得志趣相同做事方式相近又有緣在異國他鄉聚在一起的兩個不同國籍的年輕人共同用著差不多的步伐丈量著柏林,周圍的溫度恍惚也上升了幾度,走得真爽。有的時候還不忘交換一下自己腦海中所掌握的關於所見建築物相關知識。不過很明顯的,他和我一樣都是臨時起意到柏林遊玩完全沒有做過功課。關於柏林的相關知識並不全面,似乎我懂的比他懂的還要多得多。

走著走著,我忽地發現,如果象這樣走下去我們不可能領略到整個城市的風采。和其它眾多的歐洲名城不一樣,柏林吸引我的地方不僅僅只是眾多的教堂以及古舊建築,雖然在觀感上這些建築物都很美,都是歷史上眾多建築大師瀝血之作,但柏林的很多建築還賦有巨大的歷史意義。功課沒有做好的情況下,即便我用腳把整座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走完,其實僅僅就是形式上的走完,其中所包含的內涵和故事和來前沒有區別。那麼兩三天後,除了印刷在腦海中的一些街景和建築物的外形外,和沒有來過其實一樣。

看來,用腳丈量這個歷史名城應該不是一種最好的方法。所以,當發現路上有一個城市旅遊巴士車站時,我提議我們是不是應該換種方式去遊玩?起碼,車上的語音系統會介紹途徑的風景或建築物的相關知識。

可他很堅決地搖頭,他堅持用他的雙腳刻印整座城市。最後我們就在車站分手,結束了短暫的異國同行。我在車站等車,他繼續前行。

不一會車子就來了,車上有許多和我一樣的外地遊客。當車子追上他時,我向他揮了揮手,他也揮手致意。

朝陽把他的身影拉得老長,但腳步仍然無比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