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嘆口氣,“何天殉國,堪贊、堪憫!但統嗣保全,卻是如天之喜——”

頓一頓,正要繼續說下去,群臣之中,有人再也忍耐不住,抓住這個空隙,高聲說道,“臣有話說!”

皇帝一愕,眾人看時,大鴻臚王敦也。

話音一落,王敦即趨步出班,階前站定,一揖,聲音朗朗,“臣有話說!”

皇帝有點手足無措,遲疑了一下,舔了舔嘴唇,做個了“你說罷”的手勢。

王敦,同江統一起率“東宮舊臣”冒禁送廢太子於伊水之濱時,還只是個太子舍人,趙王當政,為籠絡琅琊王氏,同時,認為王敦同賈郭作對,也應予以獎勵,乃以王敦為散騎常侍——連升四級,朝野側目。

趙王敗,齊王當政,王敦非但沒受任何影響,還兼領左衛——齊王也要籠絡琅玡王氏的。

成都王解散三十六軍,其中自也包括左衛,王敦“左衛將軍”的頭銜沒了,但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為補償王敦,成都王以其為大鴻臚——一樣要籠絡琅琊王氏滴。

於是,剛剛三十歲的王敦,位列九卿,朝野鹹以為異日有臺司之望,真正叫“明日之星”了。

只聽王敦朗聲說道,“國儲,國本也!國儲有失,國本動搖!而‘有失’者,或喪也,或亡也,或——不得其人也!”

“不得其人”四字,王敦加重了語氣,許多人的心都猛的一跳:這不啻在暗示——

我不信“衛將軍”是故太子!

好嘛,王處仲是打擂臺來著!

不少人不由興奮起來了:有好戲看!

“臣非不信徐登、江統、文俶言,但此事匪夷所思過甚,而統嗣至重,一丁點差錯也不能有!所以,不能不慎之再慎!”

“呃……話是這樣說,可……何謂‘慎之再慎’呢?”

頓一頓,“朕瞅著,他……確是沙門呀!”

王敦聲音冷峭,“回陛下,江統曾上書諫故太子五事,第一件,便是指故太子‘數闕朝侍’,‘遠近觀聽者不能深知其故,以致疑惑’,‘伏願殿下雖有微苦,可堪扶輿,則宜自力’,云云——陛下父子,並非朝夕相見啊!俗話說,‘女大十八變’,男大,亦然!而據江統等言,衛將軍曾身受重傷,傷愈之後,形容改變,如是種種,臣恐……聖聰未必無蔽!”

意思是——

其一,在故太子的“成長期”,你們父子倆,一年見不上兩面,“男大十八變”,我們做臣子的,固然搞不清故太子長啥樣,你這個當爹的,也未必就十二分的清楚罷?

其二,既然形容改變,那就是難以分辨,你對自己的兒子,本就不是十二分的熟悉,先入為主,認錯人了,也不稀奇罷?

總之,即便你是生父兼皇帝,你蓋的章,也不能管十分的用!

王敦的話,有強掰的成分,但厲害之處在於,他的兩個論據,其實都是江統“提供”的——反手一掌,甚為響亮。

而“聖聰未必無蔽”,更是在強烈的暗示:

有人在欺君、欺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