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說了聲“來人”,第四撥報告到了:

“南城之外,洛水之上,無數炬火,不曉得多少船隻?都在喊,‘成都謀反!石超附逆!’”

石超腿一軟,一屁股坐回了床榻。

過了半盞茶光景,終於透一口氣,嘶啞著嗓子,“來人……傳令……戒嚴!戒嚴!待本督、待本督……”

還沒說出“待本督”如何,第五撥報告到了:

“不知何人,開西掖門,衛將軍長史文鴦、從事中郎張泓,勒兵入宮!”

“轟”一下,石超腦子裡炸開了!

宮城有失!

何天?!是他?!

兵?他們哪來的兵?俺是說……他們咋進的洛陽城?!

人混進來也就罷了,甲冑器械,也混進來了?

腦中“轟轟”作響,一片混亂,第六撥報告到了:

“不知何人,破武庫門,強取甲冑器械!”

石超到底是“大將”,心說,明白了——文鴦、張泓等必是先破武庫,取得甲冑器械之後,才“勒兵入宮”的。

武庫在宮城西南角,同宮城的西掖門,只隔一條大路,出武庫,入西掖門,簡直是他阿母的“無縫銜接”!

對方已入宮,己方該咋辦?!

城外,陸上、水上,“無數炬火”;城內,城西、城南諸門,隨時失陷。

若一時半會兒,打不下宮城——

他阿母的!宮裡頭,俺也擺了好些兵呀,咋恁容易就叫人家“勒兵入宮”了?

正在躊躇難定,第七撥報告到了:

“天子御太極殿,詔:召三公、百僚入宮,戒嚴!……討成都王!”

石超眼前一黑,天旋地轉。

“都督!都督!”

侍女拍背揉胸,石超終於緩過氣來,顫聲,“城東……如何?”

兩個侍女,面面相覷——俺們哪兒曉得呀?

石超怒喝,“我問你們話呢!都啞巴啦?”

石都督問話的物件,其實是那幾個過來報告的小校。

小校們亦面面相覷:俺們不打城東來,不曉得那邊的情形呀?

領小校們進來的帳下督只好硬著頭皮說道,“回都督,暫時……未見異樣。”

“好!好!走!咱們走!出自東陽門!”

“請都督的示……走去哪裡?”

“鄴!”

此刻,石超已經沒有抵抗的想法了,腦子中唯一的念頭就是:逃!

鄴在洛陽北,但不能出自城北的大夏門、廣莫門——宮城在洛陽城北,楊駿故府在宮城南,出自大夏門、廣莫門,要繞過宮城,目下,宮城已在對頭的手中,這條線路,太不安全了!

難得城東尚無異狀,趕緊出自東陽門,走啊!

*